本回也有許多值得我們深入挖掘的地方。比如,心猿正覺的故事,可以與古代的一些修行者的經歷相聯絡,他們在追求覺悟的過程中,也曾經歷過類似的心猿躁動和正覺的過程。這些經典典故告訴我們,心猿正覺是一個永恆的主題,它貫穿於人類的歷史和文化之中,是人類不斷追求自我完善和超越的動力源泉。
總的來說,第 98 回透過生動的故事和豐富的情節,向我們展示了周易哲學的深刻內涵。它讓我們看到了心猿正覺以及道體人心的奧秘在故事中的體現。這些哲學理論和經典典故,不僅豐富了故事的內涵,也讓我們對中國傳統文化有了更深入的瞭解和認識。我們應當從這些經典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將其運用到生活中,更好地傳承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讓這一寶貴的文化遺產在新時代煥發出更加燦爛的光彩。
在探索心猿正覺與道體人心的奧秘的過程中,我們彷彿踏上了一段充滿智慧和啟迪的旅程。每一個情節、每一個人物,都如同閃耀的星辰,照亮了我們前行的道路。讓我們在周易哲學的指引下,不斷探索生命的真諦,追尋內心的平靜與智慧,在道體人心的交融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歸宿和方向。
二、第98回原文與白話文
第九十八回原文:
卻說唐僧四眾,上了大路,果然西方佛地,與他處不同。見了些琪花、瑤草、古柏、蒼松,所過地方,家家向善,戶戶齋僧,每逢山下人修行,又見林間客誦經。師徒們夜宿曉行,又經有六七 日,忽見一帶高樓,幾層傑閣,真個是沖天百尺,聳漢凌空。低頭觀落日,引手摘飛星。豁達窗軒吞宇宙,嵯峨棟宇接雲屏,黃鶴信來秋樹老,綵鸞書到晚風清。此乃是靈宮寶闕,琳館珠庭。真堂談道,宇宙傳經。花向春來美,松臨雨過青。紫芝仙果年年秀,丹鳳儀翔萬感靈。
三藏舉鞭遙指道:“悟空,好去處耶!”行者道:“師父,你在那假境界假佛象處,倒強要下拜;今日到了這真境界真佛象處,倒還不下馬,是怎的 說?”三藏聞言,慌得翻身跳下來,已到了那樓閣門首。只見一個道童,斜立山門之前叫道:“那來的莫非東土取經人麼?”長老急整衣,抬頭觀看,見他身披錦衣,手搖玉麈。身披錦衣,寶閣瑤池常赴宴;手搖玉麈,丹臺紫府每揮塵。肘懸仙籙,足踏履鞋。飄然真羽士,秀麗實奇哉。煉就長生居勝境,修成永壽脫塵埃。聖僧不識靈山客,當年金頂大仙來。
孫大聖認得他,即叫:“師父,此乃是靈山腳下玉真觀金頂大仙,他來接我們哩。”三藏方才醒悟,進前施禮。大仙笑道:“聖僧今年才到,我被觀音菩薩哄了。他十年前領佛金旨,向東土尋取經人,原說二三年就到我處。我年年等候,渺無訊息,不意今年才相逢也。”三藏合掌道:“有勞大仙盛意,感激!感激!”遂此四眾牽馬挑擔,同入觀裡,卻又與大仙一一相見。即命看茶擺齋,又叫小童兒燒香湯與聖僧沐浴了,好登佛地。正是那:功滿行完宜沐浴,煉馴本性合天真。千辛萬苦今方息,九戒三皈始自新。魔盡果然登佛地,災消故得見沙門。洗塵滌垢全無染,反本還原不壞身。
師徒們沐浴了,不覺天色將晚,就於玉真觀安歇。次早,唐僧換了衣服,披上錦襴袈裟,戴了毗盧帽,手持錫杖,登堂拜辭大仙。大仙笑道:“昨日襤縷,今日鮮明,觀此相真佛子也。”三藏拜別就行,大仙道:“且住,等我送你。”行者道:“不必你送,老孫認得路。”大仙道:“你認得的是雲路。聖僧還未登雲路,當從本路而行。”行者道:“這個講得是,老孫雖走了幾遭,只是雲來雲去,實不曾踏著此地。既有本路,還煩你送送,我師父拜佛心重,幸勿遲疑。”那大仙笑吟吟,攜著唐僧手,接引旃壇上法門。原來這條 路不出山門,就自觀宇中堂穿出後門便是。大仙指著靈山道:“聖僧,你看那半天中有祥光五色,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