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半之後才抵達了距離峴港三百海里的下一個停靠點金蘭港。
金蘭港雖然理論上在去年就已經啟動了開發建設工程,但由於勞動力不足,工程進度相對比較遲緩,到目前為止也就完成了僅僅二百米長的標準碼頭,十來棟庫房,以及少量的民用設施。而在這裡所能補給到的物資也相對較少,只有淡水和蔬菜瓜果,禽畜肉類在這裡都是屬於緊俏貨,本地農場僅有的七八頭可以出欄的豬全部都被艦隊以軍用物資名義給徵用了。
從金蘭灣繼續往南,途中就再沒有其他的補給點了,而這裡距離目的地還尚有五百多海里,即便一切順利,也差不多要四天左右才能完成這段航程。
值得慶幸的是這一路上順風順水,並沒有遇上任何惡劣的天氣,在八十個小時之後,艦隊就已經駛入了納土納群島海域。
王湯姆當然還沒有狂妄到讓一路顛簸過來的部隊立刻對納土納主島上的海港發動攻擊,而是選擇了先在納土納島以北的那座無人島停靠休整。從這裡到目的地之間的航程約莫還有六十多海里,既不用擔心被對手所輕易發現,也便於計劃好發動進攻的時間。
艦隊在無人島休整期間,王湯姆也沒忘了先派出一艘偽裝成商船身份的福船,前往納土納島的港口進港補給,並聯系安全部駐島的密探,最後一次確認島上的防務狀況。
隔天送回來的訊息讓神經還有些緊繃的軍官們都是長出了一口氣,或許是被島上漢人百姓表現出來的溫順所麻痺,荷蘭人的警惕性顯然並不高,而且他們也不認為這裡有遭遇大規模襲擊的可能,畢竟這裡沒有建設大型港口的條件,軍事價值和發展前景都非常有限,在這個海域內不管是葡萄牙人還是西班牙人,顯然都不太可能會看上這個地方。
島上的荷蘭武裝人員依然維持在一百出頭,再加上大約同等數量,主要裝備冷兵器的民兵,就是納土納島幾乎所有的防禦力量了。除了火繩槍之外,唯一的重武器就只有荷蘭人聚居的小城堡佈置的幾門六磅炮了。而這種武器在海漢民團為了這次作戰特別準備的十門12磅炮,兩門24磅炮面前,顯然是不夠看的。
除了陸地上的防禦力量之外,荷蘭人在海上所佈置的防禦力度也非常有限,僅僅只有一艘武裝商船常駐在這裡,而船上的火力也極為有限,根據木匠黎大貴的偵察所得,這艘船上的幾門小口徑火炮顯然並不足以對裝備了超過百門艦炮的特混艦隊造成威脅。用王湯姆的話說,這種破船要是能在對戰中打出第二輪炮彈,那就是特混艦隊的恥辱。
當然了,軍委派出如此強力的艦隊來執行這次任務,倒也不完全是為了在攻打納土納島時碾壓對手,畢竟根據之前的情報就已經知道這個港口並沒有岸防炮設施,根本就無力阻止海漢民團的登陸作戰。之所以要派出這麼強大陣容,其一是為了驗證“威嚴級”戰船在遠航作戰期間的可靠程度,順便鍛鍊一下戰船與補給船之間的配合,其二也是擔心萬一運氣不好在這個海域到荷蘭的武裝商船船隊,憑藉這個陣容應該也能一舉滅掉對手。
有詳細的海港平面圖和防禦佈置圖,有武器裝備和兵力的統計資料,再加上雙方實力存在的巨大差距,這場仗還沒開打就已經可以提前下定論了。4月12日,隱藏在無人島的艦隊完成了休整,駛離駐地繼續南下,駛往目的地開始執行最終的作戰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