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報告,並未提及平戶港海岸修築有炮臺一類的岸防工事,看來這要嘛是當時負責上岸偵察敵情的天草四郎是個馬大哈,根本就沒留意到對手的防禦部署,要嘛就是當時天草四郎在平戶行動的時候還沒有這些炮臺,都是近日開始備戰才臨時修築出來。
考慮到天草四郎的從軍經驗和他對當地的瞭解程度,石迪文認為顯然是後一種情況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從時間點上來看,對手顯然也沒有太多的時間用於備戰,能在平戶港修築一些炮臺抵抗登陸,大概已經算是他們能夠採取的極致手段了。
在這樣的狀況下,冒然發動登陸肯定是非常不理智的行為。如果海漢軍要在平戶港登陸,那麼就得先解決這些岸防炮臺,不可避免會有一場海陸之間的炮戰爆發。而以艦載火力對岸防炮臺,毫無疑問是後者更有優勢。
海軍的艦炮原本就不是為對陸攻擊而設計,偶爾為步兵在登陸或撤離時提供近岸火力掩護還能湊合一下,但跟岸防炮臺對轟就並非其所長了。而且拋開火炮效能不提,木製艦船的防禦能力自然也無法跟岸上的炮臺相比,稍微堅固一點的炮臺都不會輕易被實心炮彈轟塌,而再堅固的戰船也很難完全擋下在有效射程內飛行的炮彈。
石迪文很快便理解了對方的作戰意圖,便是要拒敵於港外,讓聯軍無法進入平戶港實施登陸。他也不得不承認這樣的作戰思路的確很有針對性,假設聯軍的進攻兵力有限,只能集中於此處攻打平戶港,那麼的確會對這種岸防火力非常頭疼。
但石迪文所率的東海艦隊對平戶港的攻勢本來就是帶有佯攻誘敵的性質,一方面是試探平戶港的防禦手段和強度,另一方面則是看看是否能夠透過給平戶港施加壓力,引出藏在暗處的平戶藩水軍艦隊。而東海艦隊在平戶港弄出的動靜越大,福建水師和特戰團在平戶島西岸的登陸行動也就越容易得手。
當然了,如果平戶藩能夠準確地偵察到聯軍的兵力,他們或許也會防備著聯軍從其他地方登陸平戶島。不過石迪文認為平戶藩並不具備這樣的能力,昨天路過五島列島的時候,艦隊主力並未出現在島嶼附近,而是特地從海上繞了一段路,為的就是避免被島上的敵對武裝觀察到艦隊的真實規模。
而缺乏準確情報的平戶藩在得知聯軍分出了一部分人馬留在福江島作戰,這樣的資訊的確很容易讓其對攻打平戶島的兵力產生誤判,認為聯軍有可能集中兵力攻打平戶港。
“把陣仗弄大一點,讓岸上的火力點都暴露出來。”石迪文察覺到了平戶藩的作戰意圖,但他並不打算就此止步,而是要藉此機會演得更真切一些,讓對方認為平戶港就是攻擊目標。
不過他想到對方的部署,便又加了一句:“注意保持交戰距離,不要冒進!”
平戶港港灣極小,以東海艦隊這些戰船的噸位,多衝進去幾艘恐怕就會難以調頭出來,要是被對方的岸防火力壓在港灣裡揍,那可不是鬧著玩的。所以他還是特地多吩咐一句,以免一線的指揮官輕敵犯錯。
於是一場海陸之間的炮戰就此在平戶港展開,東海艦隊的戰船在平戶港外列成南北方向的長蛇陣,朝海港進行炮擊。
如果稍微冷靜一點,其實不難發現這些戰船的位置幾乎已經是處在艦炮的有效射程邊緣,射出的炮彈少有能打到岸上炮臺,但平戶藩的炮手顯然作戰經驗太少,並未察覺到這種陰險的手段,當即便也全力開火,試圖要給敵人一些苦頭嚐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