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
嗯?這就是面試了?
許非也不怵,理了理思路,道:“商業屬性的本質是商業價值,基礎是觀眾,觀眾越多,商業價值就越大。所以我們延伸一點,就是如何保證讓觀眾愛看,喜歡看,追著看。
我個人觀點,首先要將觀眾和電視劇細化分類。不過這是在產業較成熟時期才能做的,現在我們剛剛起步,老百姓極度缺乏精神食糧,基本你給他看什麼,他就看什麼,所以說……”
“不,你繼續,我想聽聽那個細化分類。”魯老師打斷。
“哦,觀眾的細化需要調查,按年齡、學歷、工作、性別、愛好等等,劃出各種不同的群體,分別喜歡看什麼樣的電視劇。
而電視劇細化,也是將其分類。
長期以來,我們的影視作品只有革命題材。現在革命題材保留下來了,並且最為純熟,那相應的,也隨之湧現出很多不同型別的作品。
比如《濟公》、《西遊記》、《封神演義》,此等型別的改編,應該叫神話劇。
《射鵰英雄傳》,應該叫武俠劇。
《木魚石的傳說》,歷史戲說劇。
《血疑》,家庭倫理劇。
《新星》,現實主義題材劇。
《霍元甲》,內容涵蓋甚多,但核心在武打,應該叫功夫劇。
《上海灘》,這個較複雜。它的成功在於新鮮的設定,小人物奮起,黑幫江湖,兒女情長,成就一代大亨。
這些因素都是觀眾愛看的,也就是您說的商業屬性。但我覺得最致命一點,是兩位男女主角。”
“怎麼講?”
“《上海灘》創作的時候,或許以劇情為主,但請了周閏發和趙雅之來演就不同。當演員自身的魅力足以壓倒一切時,所有東西都是為他們服務的。
如果換成兩個普通些的演員,《上海灘》可能就是一部民國黑幫劇,但讓他們來演,就成了當之無愧的明星劇。”
“明星劇……”
魯老師品了品意思,表示接受。
其實許非想說偶像劇的,又怕太過超前,才把偶像換成了明星。
“先把這些東西區分明白了,才好對症下藥,你想拍什麼,你的受眾群是什麼。當然現在產業不成熟,談不上商業不商業,無非就是豐富題材,用心創作。”
“……”
魯老師沉默良久,再看向那個年輕人,態度溫和了不少。
“除了這些,專業技術方面你擅長什麼?”
“您指哪方面?”
“劇本創作?”
“略懂。”
“美術設計?”
“比較擅長。”
“導演、攝像、燈光、剪輯、音效?”
“呵呵,您這是拿我打趣。”
“呵……”
魯老師也露出點笑模樣,道:“戴老算是我的老領導,眼光一向沒差,確實受益良多。好了,我還有點事,得走了,很期待以後共事。”
又跟他握了握手,抹身閃人。
“……”
許非眨巴半天,小聲嘁了一下,名字不報,單位不說,整的還挺神秘。
只可惜啊,哥認得你。
辦理
幾天後,戴臨風果然來了準信。
一家單位願意接收許老師,名字叫“京城電視藝術中心”。
話說中國的第一家電視臺在1958年創立,最初叫京城電視臺,1978年更名為央視,並接收了全部人才和資源。
當時市政府就特委屈,這麼多年的名分。偌大的首都不能沒有自己的喉舌,於是在79年創辦了現在的京城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