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政治、經濟、科技等各個領域的飛速發展,背後離不開源源不斷的人才供給,那麼這些人才從何來呢? 】
【最主要歸功於我們大秦始終貫徹的“人才強國”的教育方針。】
【雖說大秦“以法治國”,但始皇並未摒棄其他諸子百家,而是設七十二博士,納百家之長,集諸子之智;到始皇后參政後,更是設立“咸陽學宮”,吸納天下能人志士,開啟了大秦教育體系的第一步。】
【此後,在始皇后之弟仁義侯楚衡、以及大秦女首富巴清的無私資助下,全國各地開始創辦小學、初中、高中,招收各個年齡段的學生,招生範圍面向全體,無身份高低貴賤之分、無地位財富多少之分、無男女之別......】
光幕上開始播放畫面——
一座座規劃整齊的學校內,傳來朗朗讀書聲。
孩童們坐在乾淨亮堂的教室裡,聆聽著講臺上老師的諄諄教誨。
一雙雙黑亮清澈的大眼睛中,充滿了對知識的渴求、對未來的希望......
他們其中有男有女、有胖有瘦、有大有小,卻穿著一樣的校服、用著一樣的教材、聽著同一個老師授課。
這些學校猶如純潔雪白的象牙塔。
沒有黑暗汙濁、沒有勾心鬥角、沒有恃強凌弱,只有知識的洗禮、青春與歡樂。
看到這一幕的底層百姓們,一個個臉上全寫著不可置信。
“俺這是在做夢嗎?”
“讀書...這可是俺連做夢都不敢想的事啊!”
“真好啊!真希望我家狗蛋也能去這小學裡上學,哪怕只是認識幾個字,也比俺們世世代代當泥腿子強。”
“仁義侯和女首富真是大好人啊!”
“要是能讓俺家幾個孩子去那麼好的地方上學,俺就是現在死了也值了!”
“後世可真好啊!有飯吃、有衣穿、有書讀......”
當然,其中也有許多不和諧的聲音。
“女娃娃竟然也能讀書!”
“女娃讀什麼書,以後還不是要嫁人,還不如把這上學的機會讓給男娃。”
“是啊,女娃哪有男娃聰明?那些狀元郎不都是男娃嘛。”
————
【春秋】
孔丘仰天長嘆道:“這便是我理想中的有教無類啊!”
【戰國】
齊桓公田午悲憤道:“秦國無恥啊!竊寡人之稷下學宮!”
【明初】
宋濂看著天幕中那亮堂溫暖的教室、那嶄新的書本校服,眼中不禁流露出羨慕、悵惘。
回想起年少時求學的艱苦與窘迫,至今仍記憶猶新,那癒合好的凍瘡皸裂彷彿依然隱隱作痛。
“世間真有如此樂土嗎?”
“若真有,那便是天下寒門學子之幸啊!”
【北宋】
白鹿洞書院裡,學子們議論紛紛。
“用琉璃做窗戶,怪不得學堂裡如此亮堂!”
“這些學童當真幸運!想我年幼時求學奔走於私塾之中,寒苦窘迫,唉,不足為外人道也。”
“我等能入書院,已是上天垂青,有幾分天資與氣運,日後能考取功名、改換門庭。”
“但天下又有多少貧苦百姓、一生困於鄉野之中呢?”
“人人皆可讀書,這樣的美夢恐怕只有等到後世才能實現吧!”
【唐貞觀年間】
李世民看著天幕,摩挲著下巴,有些驚異與新奇,但還是不服輸道:“我大唐的國子監比之也絲毫不遜色!”
魏徵耿直諫言:“陛下,但大秦的官學體系的確更為完善,於我大唐而言有可取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