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延看向崔文熙,打趣道:“趕得早不如來得巧,元娘看我討食吃的動作夠不夠快?”
此話一出,人們皆笑了起來。
崔文熙瞥了一眼這個男人,冷臉道:“只怕下次四郎可不容易討到這口吃的了。”
趙承延知道她在較勁,篤定道:“瞎說。”說罷看向崔文靖問,“大郎,你崔家的飯食可有給我趙四郎留了一份?”
崔文靖笑道:“有,四郎什麼時候來都有!”
一家子熱絡笑談,氣氛輕鬆愉悅,好似什麼都不曾發生過一樣。
崔文熙“嘖”了一聲,沒有吭聲。
芳凌有些擔憂地看向她,可以想象得出她將被崔家人集體圍攻的情形。
這條和離路,只怕行得艱難。
崔氏
人們陸續入坐。
崔平英夫妻仍舊坐在上首,只不過崔文熙跟趙承延調換了位子。
平日裡趙承延跟崔家人相處得還算和睦,崔文靖不知內情,落落大方同他說笑,問起他在魏州的經歷,趙承延皆一一答之。
兩人一個在工部,一個在刑部,都謀了侍郎職位,且都有爵位在身,一般情況仕途算是到頂了,宮裡不會放大權到他們這類人身上,需防範逆反。
趙承延很是心細,在同崔文靖說話時還不忘替崔文熙佈菜,知道她愛食胭脂鵝脯,親自給她夾了一片放進碗裡。
這細微的舉動落到金氏眼裡,覺得二人還有迴旋的餘地。
一家子在飯桌上和睦相處,趙承延時不時看她,眼中皆是溫柔笑意。
崔文熙沒有發作,給雙方留足了體面。
他離京小半年,作為崔家的女婿來說,是非常周到妥帖的,會問候鎮國公夫婦身體情況,但凡這邊有什麼需要幫襯著,總會辦理得乾淨利落。
很討他們喜歡。
在為人處世方面,趙承延完好地繼承了他阿孃惠妃的智慧,不論是在宮中,還是在朝堂,可謂八面玲瓏。
說起他娘惠妃,算得上一個了不得的人物。
她原是豐州人氏,姓燕,家中算得上殷實。
前夫本是秀才,卻過早病逝,留下三歲幼子給她,那孩子就是慶王趙承延,他本名姓宋,單名一個良。
早年朝中遇叛亂,武帝御駕親征,兵敗至豐州時得燕氏母子救助。
那時叛軍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燕氏孤兒寡母臨危不懼,用巧計哄得叛軍被誤導,從而救下先帝性命。
武帝一生要強,風流成性,唯獨對燕氏欽佩至極。
後來朝中平叛後,武帝親自前往豐州接母子回京,聘娶燕氏為妃,賜子宋良國姓趙,入了皇室玉牒。
這就是慶王趙承延的來歷。
武帝一生有六子三女,趙承延排行老四。
他雖然被皇室承認,但血脈始終不是趙家人後裔,不能像真正的皇子們恣意驕縱,故而惠妃時常告誡他莫要生出不該有的念頭。
趙承延打小就受惠妃管制,也學會了察言觀色,處處表現得恰到好處,只為自保。
要知道當年聖人趙君齊還是太子時,日子就不好過,更何況他們母子?
武帝認為太子平庸難當大任,又因他酷愛音律,在武帝眼裡更是玩物喪志。若不是因為太子是嫡長子,武帝念在早逝原配的情分上,早就被廢了。
東宮不受待見,老二秦王和老三靖王動了奪位的心思。
兩人明爭暗鬥,又都受武帝喜愛,幾乎可以預見東宮的尷尬局勢。
那個時期朝中人人自危,黨閥相爭得異常厲害,惠妃母子怕受牽連,英明的選擇跟著武帝的動靜走。
後來還是趙玥出生後,東宮的日子才漸漸好過了些。
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