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景觀東坡書院。
宋哲宗紹聖四年,即公元1097年,蘇東坡被貶為瓊州別駕,在儋州度過了三年時光。而蘇東坡在儋州居住期間,便在自己的住處給漢黎各族學子講學授業,傳播中原文化。他根據《漢書·楊雄傳》中“載酒問字”的典故,將自己的住處命名為“載酒堂”,到明代嘉靖年間,這個地方經重新修繕之後改稱為“東坡書院”,然後這個名稱就一直沿用下來。
不過到了海漢接手儋州的時候,東坡書院其實已經變成了一處人文景觀,而非運營中的教育機構,日常修繕和維護都是依靠官府撥款和民間捐贈。張新與負責文教事務的嚴明君商議過後,也沒有改變這種現狀,依然還是將東坡書院作為一處向公眾開放的人文景點,而其日常維護則是交給了嚴明君下轄的文聯來負責。
“當年朝廷對貶謫之後的東坡先生有三條禁令,一是不得食官糧,二是不得住官舍,三是不得籤書公事,所以在儋州的日子過得頗為艱難,很多時候是靠地方上的百姓救濟。而東坡先生也是不遺餘力,向本地百姓傳播中原文明,儋州才有了今時今日的文明氣相。”
負責為李溰解說東坡書院由來的,自然便是嚴明君了,參觀這處地方也是由他主動提出,畢竟儋州能有現在的文化氛圍,大多是當年蘇東坡帶來的影響,這地方對於儋州有著特殊的象徵意義。
李溰對於蘇東坡的名號當然不會陌生,但他以前也不知道這位宋代大文學家竟然還在儋州這地方住了三年,當下好奇地問道:“東坡先生來此之前,儋州難道沒有書院嗎?”
嚴明君搖頭道:“北宋年間的儋州可比不了我海漢國治下的儋州,當時這裡還多是蠻荒之地,載酒堂也只是本地士紳在自己宅院旁為東坡先生搭建的幾間茅屋而已。私塾或許有那麼一兩間,但書院就真沒了。當然了,本地現有的書院,十之七八也是我海漢國掌管儋州之後才開辦的。所以今日儋州文風興盛,東坡先生自然要居首功,而我海漢國則是將其發揚光大,都是功不可沒,澤被後世之舉!”
嚴明君這番話藉著捧蘇東坡順便大大吹噓了一番海漢在興辦教育方面的成就,這種宣傳手法讓隨行的田徵、洪敬文、蓋良才等人也頗為感嘆,心道難怪這位嚴大人在棄暗投明之後會一直被儋州官府留用至今,這覺悟這素質,果然是有兩把刷子的。
要說到宣傳,嚴明君在儋州待了這麼幾年,海漢人是如何藉助各種手段各種話題來搞宣傳,他是早就看明白了。他本身就有一定的文化素養,又是常年混跡於官場,只要掌握了大致的方法,運用起來當然十分自如。
張新先前給他的任務,便是要讓朝鮮世子在儋州參觀考察期間,充分感受到本地的文化氣息,並且要明確認識到儋州在文化建設方面的成就,都是來自於官府的重視和治理有方。這任務說難不難,說簡單也不簡單,主要還是講究個方式方法,而這正是嚴明君所擅長的領域。
東坡書院總共三進院子,帶東西兩個小跨院,佔地面積其實並不算太大,不過這地方既然是以人文景點著稱,裡面的各種牌匾、碑刻、畫作,都是稱得上是具有相當歷史價值的文物史料,對於李溰這個漢文化愛好者來說自然是具有十足的吸引力。而嚴明君的講解也非常細緻,這書院裡每一個地方,他都能洋洋灑灑講出一大段相關由來,最後不著痕跡地把話題引到海漢對發展本地文教事業的貢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