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馮僕(1 / 3)

小說:南陳帝陵 作者:擅長裝死

光大元年(567年)二月。

陳陽春太守馮僕,率嶺南俚獠首領十餘人入都,朝見天子。

陳帝陳伯宗賜絹帛錦緞以賞之,又召馮僕見於華林園中。

建康,華林園。

看著眼前這個兼具中原與嶺南面貌特徵的青年,陳伯宗憶起了一段掌故。

劉宋元嘉十三年(436年),北燕皇帝馮弘兵敗,東投高句麗,高句麗王待之不恭,馮弘於是派人渡海,有附宋之意。

宋文帝劉義隆於是派使者王白駒到遼東接應,可是待王白駒一行到達高句麗時,馮弘已被高句麗國中部將孫漱、高仇所殺。

北燕殘餘的部眾七千人便順勢擁王白駒為首領,與劉宋北來的使團一起攻殺了這兩個高句麗將軍,為其故主報了大仇。

王白駒異域揚威的故事且不多提。

但說馮弘雖死,北燕皇室卻未見消弭。

馮弘的第三子馮朗奔入北魏,其女嫁入北魏皇家,成了後來北魏權傾一世的馮太后。

馮弘的第五子馮業則早早率了三百人自遼東南渡江南,只是中途猝遇大風,馮業的高麗小船一直被吹到了嶺南,方才得以登岸。

嶺南素來俚獠多而漢人少,宋文帝知悉此事後,便將錯就錯地把這一批遼東漢人安置在了嶺南。

自馮業至馮僕的祖父馮融,馮氏三代在嶺南為太守、刺史。

只是南朝對嶺南廣州以西的廣大區域控制能力其實極弱。

漢人居民點沿鬱水(今西江)一字排開,往西出了晉興郡(今南寧)便是滿是蠻夷的不毛之地。

鬱水往南直到崖州(今海南島),皆是聚山洞(即山間盆地)而居的俚人與越人。

漢人在這裡的州縣大抵只是眾多山民包圍著的幾個居民點。

馮氏一族名為牧守,其實不過是管著千百戶漢人的鄉鎮長罷了。

還是到了馮僕祖父馮融這一代,馮氏才找到了破局的辦法。

高涼一帶的冼氏一族素為俚人首領,至馮融為刺史時,其家中更出了個奇女子。

那冼氏女子不過十餘歲年紀,便從其兄冼挺征伐左右。

其頗通威福並用之道,一時之間,高州、羅州、南合州(即今廣東之陽江、茂名、湛江三市)之俚民皆服之。

且說這冼氏雖有文武之略,然畢竟有婚嫁之愁。

是時,馮融恰為羅州刺史,算是這群俚人理論上的官長,於是趁機為其子馮寶求婚。

冼氏功名太盛,於俚人之內難覓夫婿。

馮家乃是彼時高州的漢人大家,世為牧守,兩家結親,正得其宜。

隨著冼氏與馮寶的婚姻,做了三代空殼刺史的馮家人,終於得以品嚐到了威行四方的權力滋味。

而冼氏一族,則靠了馮家,借殼上市,成了在嶺南漢夷兩道皆能吃開的俚人新貴。

彼時,崖州(今海南島)為南朝所棄已經多年,冼氏既與馮氏親好,便借了他家的舟船之利,將那海島之上的蠻夷也一併招致了麾下。

南朝因之得以恢復在海南島上的郡縣。

至此,嶺南蠻夷附於冼氏者,已至十萬家,五十萬人。

這位冼夫人,也因之成了嶺南治理中,繞不開的一環。

而眼下這個馮僕,正是冼夫人與馮寶之子。

現今馮、冼二家在官面上的代言人。

春風和煦,林間傳來一陣鳥鳴。

陳伯宗將打量馮僕的目光收了,命人為他上了盞清茶,終於道。

“朕聞高祖永定二年(558年)時,卿即來過建康,此番再來,建康可有變化否?”

馮僕不知皇帝此問何意,只小心答道。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shanyangxsw.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