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更易(1 / 3)

小說:南陳帝王列表 作者:擅長裝死

進入太常寺,陳伯宗見了太常寺下屬的太史、太樂等部門的官長,各自賜了些布匹,以為激勵。

這些末流的職事官,本是無緣得見天顏的,今日卻忽而得受天子召見,更得了些錢帛賜物,其心中榮喜不必多言。

作秀已罷,陳伯宗只留了太常卿江總、(四品)國子博士沈洙、太醫令許智藏在堂。

梁制,太常統國子學,有祭酒一人,博士二人,助教十人,太學博士八人。

自東晉以來,國子學學生多為大家子弟,梁武帝因之置五館隸於國子學下,不限門第,於是有梁一代,寒門之士,稍得出頭之機。

陳因梁制,天嘉初年復置國子學召官宦子弟入學,至天嘉五年(564年),陳蒨因陳伯宗之諫,變舊國子學,復置太學於其下,專納州郡有學之士。

制度雖易,而官長未變。

現今領著國子祭酒一職的,是任職都官尚書的周弘正,都官尚書主管刑獄,事務頗多,是以國子學實際上是由沈洙這個二把手在打理。

先同江總瞭解了現今太常寺的大致情形,陳伯宗便舍了官職更次的許智藏,先問沈洙道。

“沈公,天下學政現今如何?我都中有學生幾人?州郡有學生幾人?天下有學者幾人?”

沈洙顯是有所準備,他鎮定道。

“稟陛下。國學之官現領國子學、太學二學。”

“國子學生多官宦子,現有學生四十人,太學生則半出寒門,其人為州郡所推,現有學生百二十人。”

“通計之,我都中有學生百六十人矣。”

“文皇以太學領州郡之學,令州郡皆置學校,納境中求學之士,郡學每歲推課業出眾之數人入州學,州學每歲亦推若干才能之士入太學。”

“州郡之學,早在晉宋世便廢,文皇復置,現只草具規模,因而現今都中之太學生,才能未具,多充數耳。”

沈洙頗有些古之儒人的風骨,也不掩飾,直道出了現今太學生才不堪用的狀況。

他看向陳伯宗,本想應當受些問責,卻只見皇帝面色不動,只輕點了點頭,示意他繼續言語。

陳伯宗心內對辦教育一事並不焦急,他知曉這是細水長流的水磨工夫。

他靜靜看向沈洙,聽他繼續道。

“今我國土之中,直隸十郡,淮南五州二十七郡,江南福、江、湘、郢四州二十三郡,凡九州六十郡,學校皆已粗備。”

“嶺南之廣、桂二州,亦有學校已在籌備之中。”

“臣粗計州郡學生之數,大抵有州學生三百餘人,郡學生一千三百餘人。”

“合此二數,我境中在校之學生,數在一千八百。”

陳伯宗在心中暗自點了點頭,知識階層在古今人口中的佔比,其實並沒有人們感知中的那麼大。

兩漢辦學最盛之時,天下學生不過十萬之數,其時天下人口已有四五千萬,其情勢可見一斑。

他又聽沈洙道。

“前梁文學之盛在於大同年時,其時天下承平,江表安定,梁帝與諸王雅好文學,江南之治學者可二三萬數,規模不讓元嘉之世。”

“侯景亂起,天下學士,喪於兵戈者,十之八九,臣私計之,今國中治儒學者,當不足四千之數。”

陳伯宗聞言一嘆,道。

“未意天下學者,稀少若此。”

“然則以卿觀之,天下百姓能識文字二三百字者,數有幾何?”

沈洙思索稍許,終於道。

“除治儒學者外,百姓中能識文字者,或為官吏,或為僧道。”

“我境中沙門興盛,佛寺數千,其中能識文字者或在一、二萬眾。”

“至於官吏貴人,能識文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shanyangxsw.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