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心情卻越來越好。
今天,風和日麗,陽光普照,她帶著給父親新縫的幾件夏衫去了折蘆巷。
還沒進巷子,就看到折蘆巷外聚了很多人,還有女子的哭聲傳來。
史丁跑過去,很快就回來了,說道:“姑娘,有位娘子帶著孩子來京城尋夫,可是到了才知道,她相公停妻另娶了,這娘子正在哭訴呢。”
“咦,這裡住的都是讀書人啊,這娘子和她相公是哪家的?”華靜瑤問道。
家有美爹獨居,當女兒的不放心,自是就讓史乙把這巷子裡的左鄰右舍全都查了一遍。
“就是住在巷口的陳舉人,這位娘子自稱她是陳舉人髮妻。”史丁說道。
華靜瑤朝著身後揚起一隻手:“小艾。”
小艾飛快地把一本巴掌大的小冊子遞到她手裡,華靜瑤開啟冊子,找到了巷口陳舉人那一頁。
陳舉人名叫陳朝,通州人氏,父母亡故,其妻柳氏,膝下一對雙生子。陳舉人中舉之後,便攜妻帶子住在京城。
陳舉人為人嚴肅,不去勾欄,也不愛去那些詩會茶會,沒有妾室也沒有通房,唯一的愛好就是寫字,他是洗筆巷的常客,其書法在京城學子中小有名氣。
三四十歲老頭子
“姑娘,住在這裡的雖然都是正經人家,可您若是過去,也不太好,小的過去仔細看看,再回來向姑娘稟報。”說話的是史丙,今天出門,華靜瑤除了帶著小艾和小狸,就只帶了史丙史丁。
華靜瑤點點頭,史丙是四兄弟裡最細心的,讓他去看熱鬧回來講給她聽,一準兒不會有遺漏。
巷子外面圍滿了人,她要進巷子,也要等這些人散去才行,反正今天也不急,索性就在這裡等一會兒,聽聽熱鬧。
史丙這一去就是一炷香的功夫,等到史丙回來時,聚在巷口的人群也四散開去。
華靜瑤看到一個婦人,領著兩個男孩子,急匆匆快步走了過去,那婦人低垂著頭,恨不能把腦袋埋到地裡頭去,那兩個男孩卻是不住回頭,好奇地望向巷口,他們只有七八歲,長得一模一樣,一看就是雙生子。
“怎麼回事?”華靜瑤目送著母子三人離去,下意識地又看看那本小冊子,揉揉眼睛,確定自己沒有眼花,沒有看錯。
史丙稟報道:“小的過去時,剛好陳舉人的太太和兩個兒子過來了,陳太太看上去比剛剛這位娘子的年紀還要大些,他的兩個兒子都已是束髮之年。陳太太說她與陳舉人是自幼訂親,有婚書為證,至今已十七載。且,陳舉人與她都是通州人氏,陳柳兩家雖不是大富大貴,可也是家境殷實的耕讀之家,在通州已世居幾代,當年兩家聯姻的事,只要到通州就能打聽出來。而這位娘子自稱是河南府孟津人氏,顯然不符。再說,這娘子的兩個兒子只有七八歲,若是停妻再娶,那也應該是柳氏的兒子比她的兒子年紀小才對。”
華靜瑤頻頻點頭,道:“這位柳氏有條有理,有人證有物證,說得極好。”
史丙微笑,道:“那位娘子雖然還是滿臉不信,但是看過婚書之後,也只好做罷,只說是可能認錯人了。”
華靜瑤哈哈大笑:“也不知道她是如何找到這裡來的,這天底下哪有連自家相公也認錯的事?即使有,也太巧了一些,或許這位娘子就是少數的巧合吧。”
此時,折蘆巷外的人已經全都散去,長公主府的馬車終於緩緩進了巷子。
一進院子,華靜瑤就看到了紫藤架下石桌上鋪開的畫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