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看,洋不洋氣,貴不貴。一部分略微懂點,比如記憶體、畫素什麼的,但他們也沒話說。
只有少量的所謂發燒友在大肆嘲諷,圈地噴糞
話說2009-2013年,在中國手機發展史上是一段非常特殊的時期。
3g牌照下發,移動、聯通、電信各拿一倜,但網路制式不同:移動是td-scda,聯通是wgda,電信是cda2000。
什麼意思呢?
就是廠商可以只生產符合移動,或者符合聯通3g制式的手機,這種手機只能用移動或聯通的3g網。
那運營商為了推廣3g,自然要掐的死去活來,為了圈攏手機廠商,便從美國引進了一種模式:合約機!
合約機太普遍了,大體是兩個套路:充話費送手機,買手機送話費。
像今年的iphone3gs,就與聯通簽了合同,有兩種說法:
一個是聯通100億採購了500萬部,每臺2000元;一個是蘋果以每臺3000元的價格賣給聯通,聯通每年包銷100萬-200萬臺,
不管怎麼說,起步階段的模式比較簡單,運營商以批發價拿手機,走量多銷。
這就等於旱澇保收。
於是在合約機時期,國內湧現出中興、華為、酷派、聯想四大品牌,號稱“中華酷聯”。他們依靠運營商的鐵飯碗,瘋狂搶佔市場,巔峰時加起來佔了40以上的份額!這四家,加上蘋果和三星,就是3g智慧機開荒時代的六大天王。
有了鐵飯碗,自然會喪失動力。
他們滿足運營商的要求就好,不用考慮消費者的需求,以至於在2014年運營商取消補貼的時候,除了華為未雨綢繆,殺出困局,餘下三家全部撲街。
再接下來,小米、oppo、vivo崛起,與華為形成了新的四大品牌,這已經是第二階段了。
回過頭看。
中華酷聯時代,雖然國產機短視且不足,但沒有他們,連這40的市場份額都布啊,那得全是外國貨的天下。
是不是有點當年簡訊聯盟的意思?
運營商為了開拓市場,大力補貼,政策寬鬆,等市場開拓出來了,拔吊無情。那些不思進取的傢伙只能被淘汰。
姚遠從一個野蠻時代扎進另一個野蠻時代,皆是如此輪迴。
而且順便說一下,早期合約機根本不便宜,大概從2011年開始,運營商才施行“千元合約機戰略”。
因為大家發現,國產機貴了根本沒人買。
比如聯想,2009年出了一款0phone手機,價格5000元對標蘋果,撲到死。i23酷派,一開始只想做4000元以上的高階機,撲到死。
opp0,2011年出了首款安卓機x903,定價2998,撲到死。
包括魅族8,吹的天花亂墜,銷量怎麼樣?5個月才賣出去20多萬臺,這還是降價的情況下。
幾乎每家手機廠商,開始都有一個做高階機的夢想,但市場會教他們做人。
就在這個檔口,姚遠帶著白永祥見到了聯通公司的一位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