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成為了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許多人猜測,曹植筆下的洛神是否真有其人,亦或是他心中理想愛情與美好向往的一種寄託。
在太平道,張一凡聽聞曹植作《洛神賦》之事後,對諸葛亮笑道:“曹植果然才情非凡,此賦文辭優美,意境深遠。只可惜,他身為魏王,卻沉迷於文學與情愛之中,恐難在這亂世之中成就帝王霸業。”
諸葛亮微微搖頭:“主公,文學亦有其力量。曹植的《洛神賦》雖看似是一篇言情之作,但其中所蘊含的對美好事物的追求與嚮往,亦能在一定程度上凝聚人心,激發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且曹植並非昏庸之主,他在治理曹魏方面亦有一定的作為,我們不可輕視。”
張一凡點頭道:“軍師所言有理。然我們仍需密切關注曹魏的局勢發展,尤其是司馬懿的動向。此人野心勃勃,難保不會利用曹植的弱點,謀取更大的權力。”
在曹魏內部,司馬懿亦聽聞了《洛神賦》之事。他對曹植的才情雖有幾分讚賞,但更多的是對他沉迷於文學創作而疏於政務的擔憂。司馬懿深知,若曹植繼續如此下去,自己的野心將更容易實現。但他亦明白,此時不宜輕舉妄動,需耐心等待時機。
而曹植,在創作完《洛神賦》後,心中對那位洛水畔的女子依然念念不忘。他曾多次派人前往洛水之濱探尋,卻始終無果。那女子彷彿只是洛水之神派來的幻影,短暫地出現在他的生命中,便又消失得無影無蹤,只留下無盡的思念與惆悵,伴隨曹植在這亂世的帝王之路上繼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