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求賢之舉(1 / 2)

張一凡站在太平道的議事堂中,面色凝重地對眾將領說道:“曹操此人,行事果決,謀略過人,真不愧是一代梟雄。我等雖有盧植將軍等相助,但在智謀之士的籌謀上,仍顯欠缺。如今局勢愈發嚴峻,若想與曹操抗衡,乃至成就大業,非得有一位經天緯地之才的軍師不可。”

眾將領紛紛點頭,他們在與曹操的交鋒中,也深切感受到了對方策略的精妙與多變。盧植微微皺眉,說道:“首領所言極是。想那曹操帳下謀士如雲,荀彧、郭嘉等皆有王佐之才,每一戰前,皆能為其出謀劃策,制定詳盡戰略。我太平道欲求長遠發展,確需一位能與之匹敵的智囊。”

於是,張一凡決定佈告天下,表明太平道求賢若渴之心。他親自起草佈告,言辭懇切,情真意濃。

“天下賢才諸君,今漢室衰微,宦官弄權,民不聊生。吾太平道本懷救民於水火之志,欲創太平盛世之景。然值此亂世,奸雄當道,吾雖有壯志,卻深感智謀不足。故特向天下求賢,無論出身貴賤,無論學識深淺,只要有治國安邦之策,有運籌帷幄之能,皆可來投。吾必以國士待之,共商大業,同享富貴。君之才華,不應埋沒於草莽;君之壯志,不應消散於亂世。望諸君速來,攜手並肩,為蒼生謀福,為萬世開太平。”

這份佈告被太平道的弟子們抄寫多份,張貼於各州郡的城門口、集市等熱鬧之地。一時間,天下震動,許多有志之士紛紛將目光投向了太平道。

在一個偏遠的山村中,一位名叫徐庶的年輕書生看到了這份佈告。他自幼聰慧,熟讀兵書,對天下局勢有著敏銳的洞察力。然而,因家境貧寒,一直未遇明主,空有一身才華卻報國無門。看到太平道的求賢佈告後,他心中一動,決定前往太平道一探究竟。

徐庶收拾行囊,踏上了前往太平道的征程。一路上,他聽聞了許多關於太平道的傳聞,有贊其為救民之師的,也有斥其為叛逆之眾的。但他心中自有判斷,他深知,若太平道真能如佈告所言,心懷天下,那麼自己或許能在那裡施展抱負。

與此同時,在洛陽城中,一位名叫諸葛亮的青年才俊也得知了太平道的求賢之事。他雖年僅二十餘歲,但已才學出眾,胸懷大志。他與好友龐統常常談論天下大勢,對太平道的崛起與朝廷的衰敗皆有深刻的認識。

諸葛亮對龐統說道:“太平道此舉,可見其求賢之心切。如今朝廷昏暗,曹操雖有能,但亦野心勃勃。太平道若真能得賢才輔佐,或許能改變這亂世之局。兄臺對此有何看法?”

龐統微微搖頭,笑道:“孔明兄,此事雖有可為,但亦充滿風險。太平道畢竟被朝廷視為叛逆,投身其中,需慎之又慎。不過,若能助其成就大業,倒也是一番壯舉。”

諸葛亮沉思片刻,說道:“吾欲先派人前去探查一番,若太平道真有救民之實,且能禮賢下士,不妨考慮前往。”

在各方賢才對太平道求賢之事議論紛紛、猶豫觀望之時,張一凡在太平道內部也積極籌備著迎接賢才的到來。他下令打掃出專門的住所,準備豐盛的宴席,以最高的禮遇對待前來投奔之人。

他對盧植等人說道:“吾深知賢才難得,此次求賢,關乎我太平道之興衰。務必讓每一位前來之人感受到我等的誠意,不可有絲毫怠慢。”

盧植點頭稱是:“首領放心,我等自會安排妥當。只盼能早日求得大賢,助我太平道扭轉乾坤。”

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些略有才學計程車人陸續來到太平道。張一凡親自接見他們,與他們暢談天下局勢、太平道的理想與目標。他認真傾聽每一個人的見解與建議,從中篩選出有真才實學之人,委以重任。

然而,張一凡心中明白,這些人雖有一定才能,但並非他所期盼的那種能改變天下格局的頂級軍師。他依舊在焦急地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shanyangxsw.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