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維率殘軍自渭水畔鎩羽而歸,心中滿是憤懣與愧疚。他自覺有負諸葛亮臨終所託,那未能擒殺司馬懿的遺憾如同一把利刃,時刻刺痛著他的心。而在太平道眾人眼中,姜維雖敗猶榮,其英勇奮戰之姿與對軍師的忠誠令人動容,眾人皆勸慰他莫要自責,來日方長,定能再報此仇。
然數日後,一件驚變之事震駭了整個太平道。姜維竟於一夜之間,似被惡魔附身,性情大變。他手持利刃,闖入營帳,不由分說地斬殺了數名太平道的將領,而後趁亂逃出了營地,不知所蹤。眾人皆驚惶失措,不明所以,紛紛猜測姜維是否因兵敗受創而心智失常,或是被曹魏暗中施了離間之計。
原來,這一切皆為諸葛亮與魏延在暗中精心謀劃的 “回魂計” 中的一環。魏延,這位在太平道中亦頗具謀略與膽識的將領,雖常因行事風格剛猛而被一些人誤解,卻深得諸葛亮信任。早在諸葛亮定下以死誘敵之策時,便已將魏延納入了後續計劃之中。
諸葛亮深知司馬懿之多疑,若僅以自身死訊設伏,未必能將其徹底騙過。於是,他與魏延密議,決定在姜維率伏兵與司馬懿交鋒之後,再設下一個更為隱秘而驚人的圈套。魏延在姜維兵敗歸來後,暗中尋機接近姜維,以一種極為隱秘的方式向他透露了一個 “秘密計劃”。魏延稱,諸葛亮其實並未真正死去,而是施了一種神奇的續命之法,但其續命過程被司馬懿的妖術所擾,致使魂魄遊離於陰陽之間。如今若要徹底擊敗司馬懿,唯有姜維假意叛逃至曹魏,騙取司馬懿的信任,而後引其至五丈原的真正埋伏之地,屆時諸葛亮將以回魂之姿現身,與眾人合力誅殺司馬懿。姜維初聞此計,大驚失色,然在魏延的一番苦勸與曉以大義之下,又念及諸葛亮的知遇之恩與太平道的大業,最終咬咬牙,決定捨身入局。
姜維 “叛逃” 之後,徑直投奔了司馬懿。司馬懿聞姜維來投,心中雖有疑慮,但見姜維言辭懇切,且對太平道諸多內幕與軍事機密皆能娓娓道來,又想到姜維在太平道中的地位與威望,漸漸地放下了心中的戒備。姜維在曹魏軍中,時常在司馬懿面前表現出對太平道的怨恨與對司馬懿的敬仰,他建言獻策,協助司馬懿整頓軍務,似乎已真心歸降。
一日,姜維故作神秘地向司馬懿透露:“司馬公,吾近日夜觀天象,見五丈原上空有奇異光芒閃爍,似有神靈降世。吾又夢中得諸葛亮魂魄所託,言其對生前與司馬公的爭鬥深感懊悔,欲在五丈原與公做一了斷,化解這世間紛爭。公若能親往,必可成就不世之功,且可使天下早日太平。”
司馬懿聽聞,心中一動。他沉思良久,一方面,姜維之言令他心動不已,若能在五丈原徹底解決諸葛亮的 “後患”,那統一天下的大業便指日可待;另一方面,他又擔心這是太平道的又一陰謀詭計。但姜維的表現與言辭又讓他覺得此乃天賜良機,不容錯過。
在姜維的再三勸說與 “擔保” 下,司馬懿終於下定決心,親率大軍前往五丈原。他自恃智謀過人,又有姜維在側,即便有詐,亦能應對自如。大軍浩浩蕩蕩地向五丈原進發,一路上,司馬懿小心翼翼,派出多路斥候探路,然所探得的訊息皆顯示前方並無異常。
當司馬懿的大軍行至五丈原深處時,四周突然瀰漫起一層詭異的濃霧,濃霧之中,隱隱傳來陣陣悠揚的琴音,似有仙人撫琴,空靈而神秘。司馬懿心中一驚,他勒住韁繩,警惕地環顧四周。此時,姜維在一旁輕聲道:“司馬公,此乃諸葛亮在施展法術,欲與公做最後的對決。公可隨吾前行,莫要畏懼。”
司馬懿深吸一口氣,握緊手中的佩劍,在姜維的引領下,緩緩向前。突然,濃霧中閃現出一個身影,白衣勝雪,羽扇綸巾,正是諸葛亮。司馬懿臉色大變,他下意識地倒退幾步,驚道:“諸葛亮,你…… 你真的未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