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在曹魏朝堂之上彈劾曹植失利,威望受挫,心中自是不甘。他深知,若要重新奪回優勢,必須在這亂世棋局中另闢蹊徑,尋找新的盟友與契機。而此時,東吳孫權因見曹魏內部紛爭,妄圖趁火打劫,卻被太平道援軍協助曹植擊退,亦覺顏面無光,且對自身在江東的統治地位有了更深的憂慮。
司馬懿看準時機,暗中遣使前往江東,面見孫權。使者見到孫權,恭敬行禮後說道:“孫將軍,如今天下局勢變幻莫測,曹魏內部曹植與我家主公司馬懿明爭暗鬥,此乃天賜良機。將軍此前雖出兵曹魏邊境未竟全功,但可見將軍之壯志雄心。我家主公願與將軍攜手合作,共圖大業。”
孫權坐在高位之上,微微眯眼,審視著使者:“司馬仲達欲與我合作?他有何計劃?且太平道如今與曹植勾結,勢力不容小覷,你等如何應對?”
使者微微一笑,從容說道:“孫將軍且聽我言。太平道雖助曹子建擊退將軍之兵,但他們志在天下,與曹魏之間亦不過是相互利用。我家主公與將軍若聯合,可先對太平道在江東的勢力進行打壓。太平道在江東暗中發展信徒,擴充勢力,此乃將軍心腹大患。待削弱太平道後,我等再合力對付曹植,屆時曹魏可圖,天下亦有望二分。”
孫權沉思片刻,心中權衡利弊。他深知司馬懿此人心機深沉,但東吳若想在這亂世中立足,擴張勢力,單憑自身確有困難。且太平道在江東的滲透已對他的統治構成威脅,若能借助司馬懿之力將其驅逐,亦是一件美事。“既如此,你且回去告訴司馬仲達,本將軍願與他合作,但需立下盟誓,不得相互背叛。”
司馬懿得到孫權的答覆後,心中暗喜。他開始在曹魏境內秘密籌備兵力,準備與東吳一同對太平道發起攻擊。同時,他也在朝中散佈謠言,言說太平道欲在江東掀起戰亂,以蠱惑人心,為即將到來的戰爭製造輿論優勢。
太平道在得知司馬懿與孫權勾結的訊息後,張一凡與諸葛亮立刻商議應對之策。諸葛亮手搖羽扇,冷靜分析道:“主公,此乃司馬懿與孫權的一石二鳥之計。他們既想削弱我太平道,又想在爭鬥中坐收漁利。我等不可坐以待斃,需主動出擊。”
張一凡點頭道:“軍師所言極是。但我太平道如今在曹魏與江東皆有勢力分佈,若兩面受敵,恐難以應對。當如何是好?”
諸葛亮沉思片刻,說道:“主公,可令在江東的太平道弟子潛伏起來,避免與東吳軍隊正面衝突,儲存實力。同時,在曹魏邊境加強防禦,派遣得力將領駐守。再者,可派使者前往荊州,聯絡關羽之子關興,讓其在荊州出兵,攻打東吳的後方,以牽制孫權的兵力,使其不敢全力進攻我太平道。”
張一凡採納了諸葛亮的建議,立即派人行動。
東吳與司馬懿的聯軍很快集結完畢,他們首先對太平道在江東的一些據點發起了攻擊。由於太平道弟子事先有所準備,他們在據點中設定了各種防禦工事,頑強抵抗。但聯軍兵力眾多,攻勢兇猛,太平道的據點漸漸難以支撐。
在一處名為夷陵的地方,太平道的弟子們堅守著一座山城。司馬懿親自率領魏軍,從陸路對山城發起強攻。他指揮士兵們推著攻城車,扛著攻城梯,喊殺聲震天動地。太平道的弟子們則用石塊、箭矢奮力抵抗。城牆上,一位名叫徐盛的太平道將領,身先士卒,他手持長刀,每一次揮舞都能擊退靠近城牆的敵人。“兄弟們,堅守住!太平道的榮耀在此一戰!” 他的呼喊聲激勵著城中的每一個人。
而孫權則率領東吳水軍,從水路對山城進行包圍。東吳的戰船在江面上排列整齊,弓箭手在船上向山城射箭,箭如雨下。太平道的弟子們雖奮力抵抗,但在聯軍的水陸夾擊下,傷亡慘重。
就在夷陵山城岌岌可危之時,關興率領荊州的軍隊,按照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