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數學(1 / 2)

在華夏大地之上,“數學”這個技能,很早就已經被先人給點出來,而且長期都是處於世界領先的地位。

這個領先的幅度,甚至是以千年來計算的。

這不是在開玩笑。

約莫公元前五千多年,當時的華夏文明便已經掌握了“書契”,以及會寫“1~30”的數字(不是理解中的那種)。

後來,到了春秋時期,這個數字計算量已然擴充套件到了3000以上,而且還有了加法和乘法的意識。

在金文周的《鼎》中有這樣一段話:“東宮乃曰:償禾十秭,遺十秭為廾秭,來歲弗償,則付秭。”

翻譯過來的意思:如果你借了10捆粟子,晚點還,就要從借時的10捆變成20捆。如果隔年才還,就得從借時的10捆漲到40捆。

用數學式子表達就是:

10x2=20

20x2=40

……

這還不是最厲害的。

孔聖人都知道吧?

他在《周易》中新增的八卦圖,到現在都還在持續影響著數學、天文、物理學的發展。

老祖宗的智慧啊!

等到了戰國,數學的發展得到進一步鞏固,四則運算正式確立,乘法中訣在《管子》、《荀子》、《逸周書》等著作中頻繁出現,分數計算則是乾脆被應用於種地和糧食稅收。

還進一步出現了勾股定理的應用,以及負數的概念……

當然,最牛的還得是“田忌賽馬”。

孫臏的“田忌賽馬”,實際應用的就是數學裡的“對策論”,但“對策論”確實直到二戰爆發,才開始逐漸發掘形成。

戰國結束,歷史來到秦皇漢武的篇章,骨頭刻字的時代過去,文書開始應用竹簡、木牘作為記錄文字。

許多出土的漢簡中,都能發現數學的乘除法應用明顯增多,還出現了多步乘除法與趨於完整(注意,是趨於完整)的九九乘法口訣。

所以,林煜相當鄙視那些腦殘小白爽文和影視劇,動不動就來個九九乘法口訣震驚古人。

你這古人是哪個位面的?

要知道,早在戰國時期,“九九歌”便已經出現,到了秦漢趨於完善,但這時的九九乘法口訣,是從後往前算的。

到了宋朝,九九乘法口訣的順序,才從“一一如一”到“九九八十一”。

元朝朱世傑編的《算學啟蒙》中,也有明確記錄“一一”到“九九”的九數法口訣。

對了,算籌和十進位制,同樣也是在秦漢形成。

而古代數學的第一個高峰期,來自於《九章算術》成書。

這本書的作者已經無從考證,只知道整本書光是編纂,就耗盡了兩漢的“線上時長”。

全書分九章:

1方田(分數四則演算法和平面形求面積法)

2粟米(糧食交易的計算方法)

3衰分(分配比例的計算方法)

4少廣(開平方和開立方法)

5商功(立體形求體積法)

6均輸(管理糧食運輸均勻負擔的計算方法)

7盈不足(盈虧類問題解法,也涉及能夠用這種解法處理的其他型別問題)

8方程(一次方程組解法和正負術)

9勾股(勾股定理的應用和簡單的測量問題的解法)

一眼看過去,全是“熟人”,還有社會經濟學名詞。

別說同期世界第一了,就是放到後世,也難找出能與此媲美的數學鉅作。

《九章算術》在前面獨領風騷,同期也有《海島算經》、《孫子算經》(作者不詳)、《夏侯陽算經》、《張丘建算經》與祖沖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shanyangxsw.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