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 月距法(1 / 2)

解決了月亮預測問題的,是英國皇家天文學院的第二任院長哈雷(哈雷彗星)。

月距法透過月亮作為參照物,比起木星天鍾法的六體問題,簡化為了地日月三體,解決難度大大降低。

雖然三體問題依舊無解,但是由於地日月三體的質量差異懸殊,又變相地可以近似求解。

根據哈雷的天文觀測,地日月三體每過一個18年的週期,就會回到近似的軌道位置。

這個週期叫做沙羅週期,每個週期內三體的位置就會進行一次迴圈。

而每個沙羅週期,又會發生43次日食以及28次月食。

哈雷觀測了沙羅週期,並計算出了詳細的觀測資料。

而他的前任兼競爭對手,第一任院長弗蘭斯蒂德,則解決了背景星圖的問題。

嗯,這個背景星圖後來被哈雷、牛頓拿去濫用計算,三方因為這個展開了瘋狂的學術撕逼。

但這絲毫不影響後續月距法的發展,同為英國皇家天文學家的馬斯基林,便親自前往南大西洋的聖赫勒拿,成功透過月距法進行了金星凌日的觀測。

天鍾法得到了月距法作為解決方案,而時鐘法同樣也成功走出了死衚衕,約翰·哈里森發明了當時世界上最精密的鐘表——哈里森海鍾。

這也是首個能在船上將誤差減小到可控範圍內的鐘表,在精確程度上還要優於月距法。

有了哈里森海鍾、月距法作為經度測算手段,英國皇家學會決定前往太平洋觀測金星凌日,當時英國船隊的帶隊船長名叫詹姆斯·庫克。

這人沒什麼出名的地方,只不過碰巧發現了夏威夷群島和麵包果,而後就被夏威夷土著給亂槍捅死了。

這位庫克船長前後三下太平洋,第一次用的月距法,有效測算出了精確的航海經度,還順帶發現了紐西蘭(雖然他走錯路了)。

接著第二次前往太平洋,他又用了哈里森海鍾基礎上仿製的肯氏經度儀,不僅顯示出了精確的航海經度,還省去了對月觀測和計算的時間,被稱作“從不出錯的嚮導”,還藉此繪製出了南太平洋群島的高精度海圖。

等到第三次前往太平洋,又用了哈里森的四號海鍾,成功發現了夏威夷群島,順帶在那裡結束了自己還算精彩的一生。

鄭和疑惑問道:“所以,林先生的意思是時鐘法比天鍾法更好?”

不怪他會這麼想,僅從這三次天鍾法、時鐘法的航海“對抗賽”就能知道,時鐘法明顯更為精確,也不需要大量的測算,省時省力。

林煜點頭又搖頭。

“理論上來說是這樣的,但對大明而言,目前能選擇的還是隻有月距法和六分儀來測算經度。”

楊榮有些詫異:“這是為什麼?”

“因為造不出來啊!”

林煜斜睨了一眼,淡淡說道:“以目前大明的工業水平,是造不出來這種精確海鐘的,次一檔的也很難造得出來,就算造出來了成本也太高了,並不適合用於推廣。”

事實上,雖然馬斯基林的月距法,看似是敗給了哈里森的海鍾,連馬斯基林本人也長期作為索貝爾的《經度》書裡的“大反派”形象來示人。

說什麼馬斯基林以權謀私,瘋狂打壓同在天文學院的哈里森。

不過從實際角度來考量,馬斯基林提出的“打壓”核心就在於英國工業水平不足,哈里森的海鍾精度只比月距法略勝半籌,但成本卻高得嚇人。

前面說到的庫克船長第三次下太平洋,用的是哈里森的四號海鍾,那是因為哈里森一生只做出來四個海鍾。

嗯,他活了83歲,其中光是三號海鐘的設計就用了18年,涉及零部件753個,手工打造起來不能說很難,只能說一點也不簡單。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shanyangxsw.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