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蘇軾譽為人傑,與范仲淹、歐陽修齊名的人物。
三個人都鄙夷青苗法,很明顯不是因為黨爭。
那麼問題到底出在哪兒呢?
夏原吉自然能夠想到,這也是他最為憂心的地方。
當年的王安石曾經在剛推出《青苗書》之時,便找過蘇軾的弟弟蘇轍商討,然後蘇轍便與其言明青苗法有缺陷,但王安石之後還是實行了。
因為青苗法在部分地區試行成功了……
再然後,青苗法全面推廣,問題迅速暴露並且擴大化,直至難以收場。
歸根結底在於,青苗法是好法,但王安石卻忽略了兩個重要因素。
第一,青苗法面向的借貸物件都是農民。
第二,青苗法的執行官吏也被“變法”施加了壓力。
北宋的農民,說得難聽些,文盲沒有九成,也有七八成了。
這個現象直到明朝才有所好轉,因為明朝地方出現了大量民辦私塾(或者乾脆就是請個教書先生),百姓有餘錢的都開始熱衷於培養子女,識文斷字。
但到了清朝又開始急轉直下,因為這不符合蟎清的愚民政策,而且百姓知道太多容易聚眾造反。
北宋農民大多不識字,更不懂什麼是市場經濟,沒有了原來的常平制度提供市場參考,全靠自己瞎蒙去跟青苗法借貸。
往往都是被坑得血本無歸,傾家蕩產,無數農民因此逃離原籍成為流民。
哪怕後來青苗法被廢止,農民逃荒棄地的現象也沒有減緩,甚至還在“英明神武”的哲宗朝,再度加劇了百姓的逃亡。
因為宋哲宗對西夏採取強硬措施,致使民間財政壓力極大,尤其西南茶馬司的逃亡百姓更是年年都有,到了徽宗早期西南的茶馬貿易就已經名存實亡。
隴右都護府為什麼保不住?
就是因為這玩意兒看似開疆拓土,卻用的是北宋百姓數不盡的鮮血和屍骨堆出來的。
而王安石對地方的執行官吏,同樣也施加了高壓。
如果地方沒有百姓前去向官府借貸,那就得捲鋪蓋滾蛋……
陳留知縣姜潛就是這麼罷官的。
姜潛在後世雖然名氣不大,但他的交際圈卻是又廣又牛逼。
牛逼到什麼程度呢?
他的老師有石介(第一個提出民族觀念的北宋大儒)、孫復、范仲淹等人,同窗有文彥博(始於天祥,繼於彥博)、劉牧、祖無擇等,還與蘇軾、歐陽修這些人是好友,劉摯(朔黨領袖)、梁燾、晁說之(北宋六邊形大儒)都曾是他的學生……
總之就是自己“平平無奇”,但老師、同學、朋友、學生全都是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