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說,爾等認可日本國為幕府的徵夷大將軍,而非是我大明天子冊封的‘日本國王’?”
蔣驥瞬間眼神變得銳利,厲聲質問道:“日本幕府遣使以‘日本國世子源義持’名義請求冊封,難道是在故意欺瞞我大明聖天子?”
屬國刻意欺瞞宗主國,這個問題相當嚴重。
要是朝鮮這麼幹,少說也是要遣使斥責,甚至革除其正式的王位冊封。
日本雖然與朝鮮不同,和大明之間隔著一片大海,但實際上的距離也並不算太遠,尤其永樂大帝先前派遣鄭和下西洋,還曾帶著艦隊親自前往日本出使。
既是試圖恢復兩國的朝貢貿易關係,也是在向日本宣揚大明的國威。
武力宣揚,武力恢復,這很合理!
大明國朝初立時,朱元璋曾因為沿海的倭患問題,派遣過使節團前往日本進行交涉。
但由於國書的內容過於直白:“詔書到日,如臣,奉表來庭;不臣,則修兵自固,永安境土,以應天休;如必為寇盜,朕當命舟師揚帆諸島,捕絕其徒,直抵其國,縛其王。豈不代天伐不仁者哉?惟王圖之。”
這道立意鮮明,還隱隱帶著威脅,如同父親教訓兒子的國書,激怒了當時日本南朝的懷良親王。
最終造成的結果,便是使節團除正副使楊載、吳文華以外,其餘全部被殺。
當然,這些都只是懷良親王乾的蠢事,如今早已平了懷良親王的室町幕府,自然是不可能如此憑空樹敵。
足利義持雖與大明單方面斷絕貿易,但與其說是他自己主動斷絕,不如說是遭到了幕府管領斯波義將等人的脅迫。
足利義持代表幕府對大明稱臣,讓斯波義將所屬的斯波家族察覺到了危機感,便藉此對足利義持施壓。
足利義持權威不足,被迫於十年前,斷絕與明朝的貿易,但還是對明朝遣使做出瞭解釋。
足利義持尚在思量,倒是一邊的管領畠山滿家及時上前,開口解釋道:“天使大人息怒,此並非我幕府有意欺瞞天朝大明皇帝陛下,而是編寫國書之人失手寫錯,這才釀成如此誤會!”
這個理由……有些過於離譜。
換個正常使節都不可能會信,但蔣驥卻是信了,因為他的目的本來就不是為了真的來興師問罪。
蔣驥一臉“將信將疑”問道:“這是真話?只是一場誤會?”
“確實是誤會,那錯寫國書之人,幕府即刻下令前往抓捕,不日就會給天使大人一個交代!”
畠山滿家說著,又補充道:“屆時,我幕府將軍與大御所閣下,也會親寫一封國書,向天朝大明皇帝陛下謝罪!”
畠山滿家的話說完,一旁的足利義持也跟著說道:“天使大人還請息怒,待到那罪人抓到,我會命令其向天朝皇帝陛下切腹謝罪!”
說著,又是伏身跪拜,姿態從始至終都擺的相當低。
這也讓蔣驥心中陷入思量。
看來,一開始定下的“咄咄逼人”策略,倒是可以改改了。
這日本國中,或者說幕府,應當是出了什麼變故。
蔣驥會這般去想,不能說全對,卻也有些歪打正著。
幕府有沒有變故不知道,但至少從足利義滿到足利義持,內部的權力鬥爭與政治動盪,可謂是已經到了白熱化階段。
外到朝廷和南北二統天皇,內到幕府將軍權力的交替,再到“三管領”家族與守護大名的你來我往。
足利幕府的統治看似穩固,實則已經到了即將崩潰的邊緣。
先是二統天皇之爭,由於幕府背約(明德和約),立了北朝後小松天皇之子實仁親王為皇太子,導致南朝後龜山法皇出走京都,而後舊南朝勢力的北畠滿雅發動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