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的起碼百分之八九十的問題。
畢竟,這玩意兒幾乎沒啥成本,只要前期投入建設完成,中後期就是純吸殖民地的血,來供養大明一個國。
後世的帶嚶帝國,都能依靠當初殖民留下的底子,硬是支撐了那麼多年,也就是二戰一波給它們把殖民積攢下來的家底打空了,再加上“王冠明珠”的印度宣佈獨立。
這才讓英國徹底走向衰敗。
說起來,後世只要發現有小國因為領土爆發爭端,那不用懷疑,百分百是帶嚶乾的缺德事。
所以,用殖民和化肥來救大明,是林煜想到的最好最快,也是最合適的辦法。
就連工業革命、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全都需要依靠海外殖民作為原始積累。
否則單靠大明自己,工業革命也不是不能搞,但一搞必定要改朝換代。
這玩意兒吸血吸得太嚴重了,沒有海外殖民地持續輸血,大明的百姓根本扛不住。
可林煜也有想過,海外殖民的辦法是對的,也有可行性,但有個致命缺點,那就是“人亡政息”。
大明不是英國,沒有它那麼小,人口也不像英國那麼少,再加上還是個封建專制集權統治的王朝。
可謂與英國的資本主義完全不一樣。
一旦主導殖民的皇帝駕崩了,就算海外殖民的政策能夠持續,那也會很難保持擴張殖民的活力。
歐洲的殖民者,他們都是資本主義,可以為了利潤,不顧一切的對全世界殖民擴張,甚至建立起不可思議的“香料群島”。
為什麼不可思議?
因為歐洲殖民者建立的“香料群島”,真的就只是種植香料這些經濟作物,為了利潤完全不去種植水稻糧食。
所有糧食,全靠從其它殖民地海運。
一旦出現任何問題,那群島就會爆發饑荒。
大明不可能像歐洲殖民者一樣,甚至還要儘可能避免資本主義抬頭,從而干涉國家內政。
後來的荷蘭人就是最好的教訓,一個完全由資本商人控制的國家,連國王都被商人議會架空。
與英國人打仗,這些荷蘭商人害怕英國人戰敗,還不起貸款,還反向借錢賣自己的戰艦資助英國人。
然後……英荷海戰,荷蘭戰敗投降!
不靠資本主義的逐利性,還要維持殖民地的擴張活力。
林煜能想到的最好辦法,就是把大明的宗室藩王,全都給分封到海外殖民地。
效仿周天子,分封諸侯王,海外殖民地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