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叛(因為他們覺得安史之亂,只算叛亂,唐朝還是強大的……)。
總結就是,唐朝轉入衰亡並不在恆羅斯之戰,而在安史之亂。
一場損失幾千人(三萬人裡唐軍頂多一萬,剩下都是葛羅祿的番兵)的遠征大戰,憑什麼能讓一個超級帝國傷筋動骨?
開什麼玩笑!
林煜繼續說道:“大唐真衰亡於安史之亂,但不代表恆羅斯之戰沒有意義,這也是世界島東西兩面,兩大超級帝國,第一次為了撒馬爾罕這處世界島心臟,而爆發的爭奪戰爭。”
“同理,帖木兒的東征,也可以視作第二次,佔據了世界島心臟以後,對外展開的瘋狂擴張行動。”
“只可惜,沒能打起來而已!”
這也可惜……
鄭和嘴角微微一抽,帖木兒東征的時候,他還在大明沒有出海,所以知道帖木兒對大明意味著什麼。
這可是中亞霸主,算是蒙古人最後的“脊樑骨”了,中亞地區真正的超級帝國,也是蒙古人建立起來的最後一個超級帝國(莫臥兒不算了)。
要是真的兩國打起來,大明就算能贏,估摸著也得傷筋動骨了吧?
于謙沉思半晌,說出了自己的理解:“所以,林先生的意思,世界島便是大國之間,針對世界島心臟,而發起的博弈與爭奪?”
“沒錯,”林煜點頭說道,“這也正是我要與你們所講的世界島—陸權論,用蒙古人的西征來算就是,蒙古人對世界島的西方大陸正式發動西征,起先便是滅了西遼、花剌子模,徹底征服了撒馬爾罕這處世界島的心臟。”
“而後,蒙古人才能依託這裡為中心點,繼續朝著世界島的四面八方實現輻射擴張,直至征服世界。”
“這也正是世界島—陸權論的核心,誰掌控了世界島的心臟,誰就能控制世界島,誰掌控了世界島,那誰就能控制世界。”
陸權論三部曲,也是陸權論的核心論據。
蒙古人的西征,可以說就是陸權論的現實成功案例。
這也是為何後世的絕大部分國家,對蘇聯那麼警惕,甚至是戒備的原因了。
因為蘇聯控制了世界島的心臟地帶,提出陸權論的是麥金德,用他的話來說:“企圖支配世界的威脅,與其說來自東歐,不如說來自心臟地帶本身,即來自蘇聯。”
單憑西歐國家的力量則遠不足以遏制蘇聯,因此提出了以北大西洋及其領海和與之相連的江河流域為區域範圍,以英國為海島航空港,法國為橋頭堡,美國和加拿大為強大基地的“地中洋”概念,認為“地中洋”地區可以同心髒地帶分庭抗禮。
而後,臭名昭著的北約依託陸權論,就這麼建立起來了。
裡面的國家,無一不是“地中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