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黑的糙米,快不能吃了,才捨得拿出蒸飯吃。
除了白米,還有鹽巴、茶葉等島上緊缺的物資,以及各種“名貴(就是棉布)”布帛錢貨。
好多都是宗貞盛完全沒見過的,就連他父親宗貞茂也沒穿過這麼好的布料。
似乎……
做大明的對馬知縣,比做日本幕府的對馬大名,要好太多了。
至於九州島上,對馬宗家的筑前領?
那麼屁大點的地方,舍了就舍了吧!
來島上的大明官員,目前就邢寬、孫曰恭兩個人,他們的任務目前就是熟悉工作,在島上編戶齊民。
等差不多了,之後每年會陸續調派更多的官吏前來,在對馬島實行漢化管理。
移民不用想了。
因為對馬島太窮。
除非把對馬島的“原住民”全殺光,否則遷移過來的百姓壓根就站不住腳。
就算全殺光了,這破地方,要啥沒啥,也很難吸納百姓移民過來,而且成本太高,收益又少。
相比較下來,直接把島上百姓,全部同化為漢民更為妥當。
邢寬在島上走過一遍,對島上的風土情況做出大致判斷,旋即開始書寫記錄今後的治政方針。
“第一,改姓易服。”
“第二,教化百姓。”
“第三,開採島上的銀礦、銅礦。”
“臣經過詢問得知,對馬島上有‘巨礦(實際很少)’,但島中沒有工匠,人口稀少,難以開採,因而請朝廷派遣一些工匠前來,配合對馬縣,開發島上銀礦、銅礦,吸納商賈前來貿易。”
“第四,還應推廣‘化肥’,提高島上糧食產量,儘可能多的養活更多百姓,如此可實現自給自足。”
“第五,可開挖對馬運河,臣觀對馬島本質為兩座小島,中間並不聯通,這不利於教化牧民,可在農閒空餘時,由縣衙官府出錢,在二島之中開挖打通運河。”
“……”
這五條,就是邢寬目前總結得出的治政策略。
他還拿著治理方案,去找了孫曰恭商議,兩人又修改補充一番細節,最終敲定了全部方略。
對馬島就這麼堂而皇之,被大明摟草打兔子,變成了大明的對馬縣。
作為離得最近的朝鮮,很快便得知了對馬島被佔的訊息。
然後呢?
還有什麼然後……
對馬島被佔了就被佔了唄!
關朝鮮什麼事?
朝鮮可不覺得對馬島算自己的國土。
相比對馬島,濟州島在朝鮮君臣眼裡,都要顯得更為重要一些。
就連李芳遠發兵征討對馬島,純粹是因為日本浪人組成的海盜倭寇,把朝鮮給噁心壞了。
偏偏對馬島又是倭寇的主要藏身活動地。
不干你幹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