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先生,什麼是行星、恆星、衛星?”
“還有第七、第八行星又是什麼意思?如果說有第七、第八,那意思就是我們腳下的大地,難道也算是宇宙中的行星?”
“……”
楊榮、鄭和、于謙三人爭先恐後提出自己的疑問。
問什麼是行星、恆星、衛星之概念的,很明顯是楊榮,因為他到現在也還是聽得一知半解。
畢竟,他沒有鄭和那樣熟悉天文學,沒有這方面的知識儲備,也沒有于謙這樣聽了好幾個月課程養成的“開闊”眼界。
那就只能全憑自己理解了。
恆星倒是好理解一點,就是林煜所說的,恆定不動……
也不對,林煜中途又隨口做了句補充:“太陽只是相對恆定不動,它也是會轉的”。
嗯,太陽相對整個太陽系的軌道系統而言,不是完全的恆定不動,它也存在自轉現象。
這可以從太陽黑子以及日面上的其他活動客體,如日珥、暗調和譜斑等在日面上的移動,以及從太陽東西邊緣光譜線的“多普勒效應”來證實。
太陽自轉的方向與地球自轉方向相同,而且因為太陽是一個氣態恆星,所以每一部分的自轉週期也不一樣。
太陽赤道,自轉最快,緯度越高,自轉越慢。
用科學的資料表明,就是太陽赤道處的自轉週期約為27天6小時36分鐘;緯度30°處,週期為28天4小時48分鐘;緯度60°處,週期為30天19小時12分鐘;緯度75°處,週期為31天19小時12分鐘。
另外,太陽的自轉速率也在不斷變化,但既不是越轉越快,也不是越轉越慢,而是在某一個上下區間變化。
至於太陽的公轉現象……
這距離目前的大明來說太過遙遠,還是等先發現了太陽的自轉再說吧!
沒錯,太陽的自轉現象最早也是由伽利略研究太陽黑子時發現的。
“恆星我說過了,就是相對我們腳下的大地,也就是地球,恆定不動的天體那就是恆星,而我們所在的這個軌道系統,有且只有一顆恆星,那就是太陽。”
“行星就更好理解了,環繞恆星公轉的就是行星,衛星則是與行星、恆星的關係類似,只不過衛星環繞的那顆‘恆星’是行星,月亮就是地球的‘行星’,而地球就是太陽的行星。”
“所以在我們的這個太陽系……嗯,以太陽為中心,姑且就叫太陽系,太陽軌道系統嘛!”
“包括地球與天文星象中的五行在內,太陽系一共有八大行星。”
“在距離更遠的地方,還有著第七、第八行星尚未被目前的天文學所發現。”
林煜想了想,給三人大致解釋了一番天文學中的“太陽系”。
不解釋還好,這一解釋下來,楊榮反而更懵了。
應該說……
理解倒是理解了,但不影響他的茫然無措。
天人感應不存在,都是虛假的也就罷了。
有識文人大多都能摸清其中的那點“秘密”,只不過大家都“合起夥來”不說而已。
可現在林煜卻是不僅要說,還要把當前天文學裡,那一套為政治所服務的天人感應說,連同天文學一起全部撕碎扯爛,把那層政治的遮羞布徹底揭下來,再掃進歷史的垃圾堆裡去。
恆星、行星、衛星,太陽系八大行星,其中的地球、五行都是宇宙中渺小的一顆行星。
日月日月,日月為明,太陽還是那個太陽,可月亮卻被無限縮小化。
林煜補充的說法就是,太陽和月亮完全不是一個量級的,太陽比地球大得多,所以才能透過特殊的力量,去捕獲控制地球,讓地球圍繞公轉,而月亮比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