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算有聰明人看出了內幕,也會覺得皇帝演這麼一出,是為了安撫百姓,勸課農桑。
事實也的確如此。
圍觀跟隨的百姓、鄉紳,全都振奮不已。
“六叔,聖旨說的這勞什子化肥,是真傢伙嗎?”
“狗蛋別瞎說,這可是陛下從仙人那兒得來的,還能有假的不成!”
“對,這可是仙家玩意兒,等回頭官府把那什麼化肥拿出來,我馬上弄十斤回去……”
“十斤哪夠下地的,起碼也得弄個五六十斤吧!”
“說得不錯,跟里長說,村裡大夥湊錢,多弄點兒這個仙肥……”
“……”
百姓嘰嘰喳喳,你一言我一語,紛紛說著要去官府弄化肥的事。
那些聽到訊息跑過來的本地鄉紳,同樣也是看著告示若有所思。
他們沒有百姓那麼好“忽悠”,但也覺得朝廷既然下了聖旨告示,那想必多半是真傢伙。
那回頭……
要不要也把家裡的寶鈔、銅錢拎出來,從官府手裡頭買點回去屯備著,試試能否讓糧食增產?!
糧食就是財富,糧食增產,也意味著財富增加……幹了!
……
“耤田禮畢!”
呂震將聖旨收攏,躬身行禮奏請:“臣請陛下移駕回宮!”
“不。”
朱高熾搖頭,卻是沒有按照既定的劇本來,反而開口說道:“呂卿家,還有一事未說。”
嗯?
呂震聞言瞬間一愣,愣神過後便是驚疑。
不應該只有化肥推廣這一件事嗎?
而且……
為什麼陛下沒有召覲自己商議?
是這件事與六部無關,還是與禮部無關,亦或是與“自己”無關……
前兩種可能性都還好說,但最後一種卻是要出大差錯的!
畢竟,冬至節宴上的那天,作為禮部尚書的呂震,可是帶頭當眾反駁了皇帝要重啟分封的想法。
呂震心中思緒快速回閃,落在面上卻是不動聲色,躬身領命退下。
“朕之父皇,大明太宗文皇帝於永樂二十二年殯天。”
“朕臨危受命,登極九五,至今改元洪熙,然國庫財政自永樂時起,便屢屢虧空。”
“朕登極以來,時常為此感到憂慮,故而先開海禁,對宗藩新政改革,又推攤賦入畝,與這化肥仙方,力圖度過此財政危難……”
“但,前些日子,林先生為朕開啟了新的思路,我大明為何會沒錢?”
“全在朝廷、地方收不上來稅!”
“為何會收不上來稅?”
“皆在皇權不下鄉!”
皇權不下鄉!
這五個字既是封建王朝的無奈,同樣也是為了維繫統治的妥協。
可在此刻被丟擲來,還是在“耤田禮”這等重要場合,由皇帝親口說出。
那分量可就完全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