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上弦月(2 / 2)

而這七種礦物直到近代登月採集了月壤分析,才真正得知成分。

再有裡面說的“月勢如丸,其影,日爍其凸處也”,直接點明瞭月球存在坑坑窪窪的山脈和陰影。

這些倒是發現得很早,也就公元1609年伽利略發明了天文望遠鏡才看到。

離譜是真的離譜。

匪夷所思也是真的匪夷所思。

總不能說這部唐代小說的作者是個穿越者,故事是他根據現代知識寫出來的吧?

後世分析來分析去,只能歸類為巧合,是古人對於月亮的臆想猜測……

說回當下,林煜指著地上用“太陽、月亮、地球”組成的直角三角形,說道:“因為月亮本身不會發光,它的光亮都來源於太陽,所以要想組成這個直角三角形,就需要一個必要條件。”

“上弦月?”

鄭和遲疑了片刻回答道。

“沒錯,就是上弦月。”

古人很早就已經認識到了月相存在變化,所謂“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在這裡就是指代月相的變化。

月相的具體變化,又被主要分為朔、上弦月、滿月(望)、下弦月四個概念。

古人將月亮圓缺的一個週期稱為一個“朔望月(太陰月)”,把完全見不到月亮的一天稱“朔日”,定為農曆的每月初一,又把月亮最圓的一天稱“望日”,為農曆的每月十五(或十六)。

整個“朔望月”的平均時間長度,剛好為29.天,也就是後世常說的一個月。

林煜提到的上弦月,差不多就是每月的農曆初七到初八,黃經差為90°,太陽落山,月亮就已經在頭頂。

到了半夜,月球才落下去,這時被太陽照亮的月球,恰好有一半可以被看到,這就稱之為“上弦月”。

而下弦月則恰好相反,因為是滿月以後才出現,月亮升起的時間也會一天比一天遲,月亮的光照部分也一天比一天看到的更小。

到了農曆二十三,黃經差270°,滿月虧去一半,這時的半月就只會在下半夜出現於東半天空中,這就是“下弦月”。

朔月嘛……

就更簡單了,日月黃經差為0°,這時月亮位於地球和太陽之間,以黑暗面朝向地球,且與太陽幾乎同時出沒,故地面上壓根無法見到,這就是朔月,即為農曆初一。

俗稱農曆初一看不到月亮。

鄭和得到了林煜的肯定,也伸手對著地上的直角三角形講解道。

“因為到了每月的上弦月,按照天文曆法中計算的時刻,黃經剛好差90°,也就是‘太陽—月亮—地球’必定為直角,再算出大地與太陽之間的角度是多少,那‘地球—太陽—月亮’的角度只要減一下就能得出來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shanyangxsw.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