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莫高窟實際只是唐宣宗大中五年開鑿,為當時的河西都僧統洪瓣的影窟。
整個西域,與莫高窟類似的佛窟,不說一千,也有八百了。
本來莫高窟與其它西域的佛窟一樣,都很普通,伴隨時間的流逝,也不過是沙漠西域裡的一抔黃土。
但就在宋初的鹹平五年。
這一年,包拯剛剛三歲。
距離泰山被徹底搞“臭”,還差六年。
也是這一年,歸義軍內部發生兵變,作為歸義軍節度使的曹延祿與其弟曹延瑞,遭到族子曹宗壽弒殺,而後冒領節度使,並歸附北宋的同時又與遼國通好。
若只是這樣,其實還不算什麼。
因為歸義軍只是內亂削弱了,與藏經洞又有什麼關係?
嗯,只能說很有關係。
在中原王朝還好說,可在相對土地貧瘠,且更為混亂複雜的西域,宗教與政權的區分,向來沒有那麼分明。
於是乎……
歸義軍爆發內亂奪權後,短短四年時間,信奉伊教的喀喇汗國滅了于闐。
當然,這時候的伊教,尤其是喀喇汗國帶來的伊教,它應該還有另外一個更為恐怖的名號一一沙漠教。
沙漠教並不特指某一個宗教,而是流行於中亞、中東地區的“蟹教”統稱。
具體的不能多說,容易被河蟹。
伊教就是沙漠教的一大分屬,原本的喀喇汗國屬於佛教與摩尼教國家,為了能在中亞持續擴張,就迅速改信更為激進暴烈的沙漠教。
沙漠教激進到什麼程度呢?
他們壓根不允許轄區內的信徒,信奉任何其它的教派信仰,凡是信奉的都要受到迫害。
這麼說還是有些含蓄的。
簡單舉個例子,就是十字軍東征與臭名昭著的宗教裁判所,他們也算是“沙漠三蟹教”的分屬。
迫於沙漠教與喀喇汗國的威脅,歸義軍、高昌回鶻、甘州回鶻、于闐四方勢力共同聯手,組建佛教信仰的聖戰聯軍,共同抵禦喀喇汗國的東侵。
宗教戰爭打了幾十年,連喀喇汗國都打得改朝換代了(因為國王死了),鬆散的吐蕃也被捲入宗教混戰的亂局。
從河湟谷地到河西走廊,到處都是一片戰火紛飛。
但很可惜……
雖然佛教這邊的聯軍人數更多,勢力遍佈更廣,可裝備實在太差,遠遠比不了從中亞跑過來的喀喇汗國。
再加上沙漠教的極端激進。
宗教聖戰打了幾十年,于闐滅國了。
高昌回鶻苟延殘喘。
歸義軍內亂兵變,元氣大傷。
沙州寺院東逃的于闐僧侶,以及各地的宗教派系,預感歸義軍、高昌回鶻可能擋不住喀喇汗國和殘暴的沙漠教。
為了保住自己的宗教經典,不至於被盡數毀去,便聯合起來將各家經典聚集,而後封存於莫高窟的藏經洞。
他們的預感沒有錯,于闐滅國後不久,歸義軍就跟上了它的腳步。
滅了歸義軍的是西夏……
聽完林煜對敦煌藏經洞的歷史引申,楊榮捋著鬍鬚說道:“西域之宗教錯綜複雜,牽一髮而動全身,稍有不慎就是兵連禍結,戰火紛飛。”
作為國家的內閣部臣,皇帝的貼身秘書,楊榮對於西域宗教自然也有過了解。
而且,對於這些宗教因為各自信仰不同,而引爆的部族爭鬥,乃至混戰也都能夠理解。
楊榮不信教,但他是讀書人,是讀書人那就是孔夫子門下,便也是儒生。
儒學也可以算是“宗教”的另一種劃分。
因為都有共同的祖師爺孔夫子(精神領袖),也都有嚴格規範的儒家禮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