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聖人就是天道(1 / 2)

“不為而成,不求而得,夫是之謂天職。如是者,雖深,其人不加慮焉;雖大,不加能焉;雖精,不加察焉;夫是之謂不與天爭職。天有其時,地有其財,人有其治,夫是之謂能參。舍其所以參,而願其所參,則惑矣!”

朱高熾接著往下看,後面這段話的意思,就是在說天道都有自己的規律,不會因為人的刻意強求就能成功,也不會因為人的努力就能得到。

天道雖深,但也不用因此增加自己的思慮;天道雖大,但也不用刻意去費力求取;天道雖精,但也不必刻意鑽研琢磨。

這就叫做人不與天爭。

“人不與天爭……好一個人不與天爭!”朱高熾細細品味後忍不住讚了聲好。

金幼孜這時也開口作釋道:“陛下,按照荀子的解釋,天有天時,地有地利,人有人治,這就是在說人能與天、地而並立為三。

所謂並立就是互不干涉,若是人反而想要捨棄根本,想要以自身去幹擾天地的規律,那就著實是大錯特錯了。”

金幼孜說的非常客氣,何止是大錯特錯,用荀子的話來說,簡直就是愚蠢至極。

天地人並立,重點在於互不干擾,所以才是並立。

人力微小,卻妄圖干涉天地,那就是在捨本逐末,也是荀子在公開反對駁斥諸子百家對於天道的盲目敬從追逐。

因為荀子敬天,卻不信天,人就該幹好人自己的事,沒事別瞎操老天爺的心。

實際上,道教的老子也在《道德經》中有過對應的描述:“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這話的含義與荀子不謀而合,都是在說天地與人之間有關係,但更多卻是相互之間的漠視。

王朝昌盛或衰落,與天道有什麼關係?

“……”

朱高熾與殿中的眾人,全都被金幼孜這番話給說沉默了。

今日在殿上的這幾個人,他們既是國家的重臣,也是洪熙新朝的股肱棟樑,論及對聖賢書的理解,可以說是天下無出其右。

但金幼孜現在給他們提到荀子,卻是讓他們所有人全都大為震撼,他們當中自然有人也有讀過《荀子》。

可讀過歸讀過,《荀子》既不在四書五經,也不在科舉必考,更是被儒學歷來刻意的疏遠和淡化。

因為《荀子》違背了儒學當世的根基思想,也違背了“天人感應”的核心,沒有封禁《荀子》還是因為荀子終究是儒家的先賢,且是分量極重的儒家“後聖”。

如今,金幼孜重新把《荀子》搬出來,給他們逐段分析其中的含義,也是讓他們恍然明悟,原來“天人感應”這套說法,並非是什麼天經地義、自古以來的說法。

什麼“天人感應”?

早在先秦,就被儒家“後聖”荀子,用學術“鞭打”駁斥得體無完膚。

關鍵在於,荀子也是儒家聖賢,輩分可比董仲舒大了不知多少。

用荀子力壓董仲舒,儒家自己就無法公開反駁。

怎麼,你一個儒家理學的大儒,還想跟儒家“後聖”荀子辯經?

您配嗎?

“金愛卿,你繼續說,荀子還說過什麼?”

朱高熾沒有生氣,略微沉吟片刻後,手中端著那封奏疏,對著殿下等待的金幼孜示意道。

“有,而且以《荀子》之說,也能直接破解林先生的日心說。”

“破解日心說?!”

朱高熾一時間頗為驚詫。

因為日心說可是林煜最先提出來的,為了證明日心說,又接著提出萬有引力,並以扭秤實驗來證明了萬有引力真實存在,幾乎一舉粉碎了自漢以來盛行的“天人感應”說。

可是現在,金幼孜卻拿出一部《荀子》來告訴他,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shanyangxsw.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