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的起因,是因為忽必烈遣使齊代陀印,帶著聖旨前往緬甸,冊封緬甸的蒲甘國王,並要求對方臣服後將王子、貴族親屬全都送到元大都為質。
然後,緬王就把忽必烈的使者給宰了。
因為按照緬甸禮儀,使者應該脫鞋光腳跪拜,但元朝使者拒絕脫下馬靴。
當然,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元朝在當時征服了雲南的金齒蠻部,而金齒蠻部又同時臣屬於緬甸,這讓緬王感到了挑釁。
雲南行省方面一直得不到使者的訊息,便向大都上奏:緬甸國王無心投降,所派使者至今未歸,故應該出兵派去征服。
忽必烈此時還因為國內的反元義軍,暫時難以騰出手來,便下旨雲南行省暫時不要動兵。
緬王那洛提和見元朝沒有動靜,遂即信心**,開始在雲緬邊境修築城池,建築堡壘,並徵發全國軍隊,準備遠征雲南金齒蠻部。
金齒蠻部首領阿何收到緬王的傳檄,因為懼怕緬王清算報復,便徹底歸附元朝,並且彙報了使者被害的實情。
緬王得知訊息,頓時大怒,發步軍四萬,騎兵一萬,另有象兵800多,浩浩蕩蕩前往攻打金齒蠻部。
元朝雲南行省由於戰爭來的太過倉促,所以根本來不及聚兵。
雲南千戶庫都、大理路長段信苴日(段實)和大理千戶陀羅陀格,三人為了活命,匆忙召集各自麾下的步軍馬隊共700多人,緊急前往邊境馳援。
之後,離譜且抽象的戰爭來了。
明明元朝的軍隊更倉促,甚至只來得及出動700餘人,還不全是騎兵。
而緬甸可是徵召了五萬大軍,以及800多頭戰象,光是大象硬衝都能淹沒元朝的軍隊。
史書對這一段記載:“(元軍)追擊十七寨,北驅至狹山關,戰三十餘里,(緬甸)匪與象馬互相踐踏,死者填滿三巨壑。”
翻譯成白話:元軍只出動了700人,就把五萬緬軍、800戰象殺到大敗,連續追了三十多里,一直到作為主將的庫都水土不服,導致傷病感染,這才被迫停止追擊。
700元軍最後只死了一個,只因為戰後收攏戰利品時,元軍不熟悉大象習性,不慎被踩死。
正是因為這場大戰,忽必烈看到緬甸居然這麼好打,等國內一騰出手來,便立刻發兵,一路長驅直入,直接俘虜了緬王那洛提和。
雖然後來因為水土不服,元軍很快退出了緬甸,但已經受到重創的蒲甘王朝,被早已虎視眈眈的撣族(傣族)一舉推翻覆滅。
可以說,蒲甘王朝的滅亡,就是因為元使的一隻馬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