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兵侵我常山,”張耳擺出一副威嚴的大王做派:“不知代相請見寡人,又有何話說?”
蒯徹微微一笑:“大王,代軍乃從趙相餘所請而入趙地,是想請大王去王號,歸國於趙王。”
他倒也直言不諱。
張耳一甩袖子:“笑話。寡人據常山立國,乃是諸侯伐秦後公議。你王立國甚早,卻懼秦而不與諸侯共伐之。此刻天下承平,反而欲推翻諸侯公議去助陳餘,挑起山東內亂,是想要讓暴秦看笑話嗎?”
蒯徹對張耳的態度毫不在意,一拱手:“大王此話差矣。當初大王乃奉趙王詔,領趙軍隨項王伐秦,皆奉趙國名義。雒陽的所謂諸侯公議實乃項王意志,挾兵逼王也,現在連義帝都被項王趕出了彭城,足見項王實屬亂臣。”
他停頓了一下,笑了笑繼續說道:“項王於雒陽誘各國以臣叛王自立,致使趙、齊、燕三王皆被逐,大王從項王而借其勢掠趙地立常山國,我王乃趙臣之後人,豈可見此等事而不聞不問乎?”
張耳譏諷的一笑:“代王乃趙臣之後而王於代,何不奉趙王在代登殿?難道代王不是與寡人一樣以臣代君?”
蒯徹向西北一拱手:“自趙王臨中山,外臣領王詔,多次遣使入靈壽,之前外臣也曾親往,皆為促請趙王入代,我王虛位以奉趙王為君。然趙王謙辭,言我王率先反秦立國,且代地世為武安君(李)牧鎮守,代民恆擁戴之,所以只願趙代世代友好。”
他話鋒一轉:“然大王據常山,趙王卻邀代出兵協助請大王離趙。我王與大王皆趙臣,趙王不欲逐我王,卻請大王去國,大王又當如何?”
李左車是不是真的請趙王歇到代王稱王,這事兒除了趙代兩國君臣外,沒人能知道,所以蒯徹的話是真實還是謊言,張耳完全無法反駁,沒有任何證據。
現在蒯徹說了,趙王不想取代李左車為王,但又請代國出兵趕張耳走,那趙王是什麼心意卻任是誰都能知道。
張耳對蒯徹的說法無言以對,就改了個方向:“趙王荏弱,趙相餘於暴秦來伐時又畏秦如虎不敢戰。寡人從項王伐秦,將暴秦趕回關中,還山東一個無暴政的天地。寡人自立國常山以來,百姓安居,國政通和,鄰國交好。趙相餘實是因與寡人有私怨而挾持趙王來伐,代王助之,是否閒愚不分?”
蒯徹心中暗笑,你張耳不過當了不到半年的王,所藉助的是霸王的威懾之力,談什麼閒愚?
不過這種話不能放到檯面上,所以蒯徹搖搖頭:“我王尊趙王,大王逐趙王,大王非禮也。既然大王不為趙王所承認,那我王自當從趙王之君命,請大王離國。至於趙境百姓,既然山東已無秦之暴政,那麼在趙王治下,一樣也能安寧生活。趙王既然都沒有取我王而代之之心,自然也不會與鄰國相仇而致使趙國再起戰亂。”
張耳冷笑一聲:“代相是聰明人,難道想不到如果寡人被陳餘與代軍共逐之,項王就會興兵伐趙,而讓趙國百姓又陷戰亂?不止是趙,就連代王,恐怕也會成為項王征伐的目標吧。”
蒯徹眉頭皺了皺隨即舒展:“大王此言倒是非虛,大王乃項王所支援,若請大王離國,項王確有可能伐趙,復迎大王歸國。”
張耳自得的笑容還沒浮到臉上,蒯徹接著又露出神秘的微笑:“可是大王有沒有想過,若趙王伐常山時,又有其他諸侯起兵伐如大王一般以臣逐君者,項王一身,又將先顧哪邊呢?”
張耳一愣,隨即想起以臣逐君的不只是自己,還有齊國和濟北國的田都與田安,還有甚至連君王都殺掉的燕王臧荼。
韓廣已經死了,燕國應不會再有什麼內亂,那麼蒯徹所說的,自然就是齊國。
膠東王市也要伐齊王都了?
蒯徹換上一副特誠懇的表情:“大王有沒有想過,雒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