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微微一笑:“伯叔卻也不要太長秦人的志氣,從秦人擊敗梁叔武信君後沒有趁楚軍新敗而全力攻楚角度看,秦人的軍略也沒什麼特別的,惟仗其甲多兵利而已。若秦人當時順勢南進,我等恐怕只能避其鋒芒,此刻至少已退到東海郡,甚至要退回會稽郡。就說現在,秦人以邊軍替刑徒軍,看其打算也非向楚,而要伐趙,這就給我們一個機會,待其全力伐趙時擊其後背,重振大楚軍威。”
在座諸人看項羽一掃項梁敗亡時的悲憤和項氏被懷王奪走軍權後的沉寂,又是原來那個意氣風發的扛鼎將軍,大家心情都和春天的陽光一樣明媚著。本來他們跟著項梁起家,定陶之戰前也是戰無不勝。
項梁戰亡後懷王收兵權,重用宋義封其為上將軍,只因為宋義斷準了項梁之敗。能有這樣的判斷說明宋義是知兵之人,可宋義從未領兵,在座諸將心裡都沒底。
從軍事角度上,他們對項羽的信賴要更多一些,因為項梁生前也非常重視項羽的領兵能力。所以當項羽遣人聯絡他們時,項氏家人自不必說,龍且等非項氏諸將也立即表示了願聽號令的忠心。
龍且舉爵向項羽致意:“將軍之言使我等振奮,我等願誓死效力將軍。只是,若秦伐趙,大王是否會出兵救趙,讓將軍有帶領我等重振軍威的時刻呢?”
丁固先向項羽致意後也多少帶有一些憂慮的說:“將軍,即使大王同意救趙,想必也會以上將軍為主將領兵,將軍最好的情況下當為次將。若將軍在軍中無決策權,此戰勝敗,屬將心裡沒底。”
項羽有些沉吟:“龍且之慮倒是多餘了,大王已經遣使與趙盟,並達成了燕趙齊楚四國盟約,無論秦伐哪一國,四國都將出兵合力擊秦。丁公的擔心倒是存在的,從大王盡收兵權並以宋義為上將軍,說明大王對某及在座諸將將兵的能力是有疑慮的。這也無妨,若上將軍領兵援趙,即使某為次將,也會盡力輔佐上將軍決策。而在戰陣之上,上將軍居中指揮,真正與秦戰者必為我等。只要我等擊敗秦軍,那時大王也會相信我等之能。”
曹咎有些不解:“燕趙齊楚四國盟,為何不與代國盟?代稱王甚早,原本即是趙地。若秦伐趙,代也距離趙最近。”
項佗苦笑:“代確實稱王很早,且稱王后也有伐關中之舉,當陽君(英布)時任代大將軍率九萬卒伐秦,然在霍邑為公子嬰所阻,傷亡甚巨。代王不允當陽君增兵之請,撤軍止伐改為守勢,當陽君怒而離代投鄱君。”
“從那以後,秦代於霍邑相持,再未交戰,誰也不清楚是代王與秦帝間有什麼秘密盟約呢,還是秦帝昏庸懶理。前番李良為張耳陳餘軍所迫,攻代所控的滏口陘東關入太行,轉道屯留至長平。陳餘叩請代王開關允其追殺李良軍被拒,所以趙代之間有了嫌隙。代國居於虎狼之秦身側,南有河東霍邑,西有雁門,兩面受秦,恐不會助趙,否則秦若全力伐之,代必亡。現在代王就是一個小心翼翼的苟且之徒,無法指望。”
在座的人都同樣覺得怪異,也都同時流露出一絲鄙夷之色。
項莊對項羽不用太客氣,所以直接問出了一個大膽的問題:“大兄言稱將全力輔佐上將軍決策,但若上將軍不聽大兄良策,行必敗之舉,大兄又當如何?”
項羽掃視著在座諸將,雙手舉爵深施一禮:“真若那樣,籍還望在座諸君支援。”
這就是站隊的時刻。
這些人本來就是項羽和范增私下謀劃中挑出來最忠於項氏的,當然也就毫不猶豫的都舉爵還禮:“我等唯聽將軍之令。”
項伯覺得這陣仗太反叛了,所以在行禮飲酒之後又抹起稀泥:“某覺得大王既信上將軍,上將軍也必不會讓大王失望。我等忠於大楚,忠於大王,所以無論做什麼,都是為了大王和楚國,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所以諸君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