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來,英布或許憑藉勇力和隨隊親衛的拼死搏殺能逃出生天,但這個千人隊裡的大部分軍卒可能都會被殺或被俘,因為定陶內足足有三萬秦銳駐守,其中騎卒就有萬人。
所以,英布一方面死死追蹤著景駒,一方面又不得不小心翼翼,馬蹄上都包了布,追蹤的速度也不敢太快,這也是景駒能九死一生的逃到此地的原因。
申幽影這些風影閣銳士佈置的現場沒有絲毫可挑剔之處,替代景駒的那具屍身的面部早就被火和炭灰燒得看不出任何特徵了,其他“親衛”的死法也是典型被偷襲時倉促應戰的結果。當手下士卒從“景駒”身上搜出了他的私璽後,英布立即帶隊快速渡過南濟水悄然回返。
待他們渡河而去,樹上的兩個風影閣銳士也輕輕落到地上,向定陶方向快步而去,準備借用軍方的傳訊手段將成功的訊息傳回咸陽。
英布此番伐楚王駒的行動基本成功,美中不足的是,雖然秦嘉和隨同他一起舉事的董緶、丁疾戰死了,可朱雞石、鄭布在潰敗中不知所蹤。楚王駒雖“薨”,可寧君全家和景駒全家都未曾捕獲,連同“楚王璽”也沒有拿到,只拿到了那枚私璽。
英布向北追擊的千人隊幾乎就要追到由寧君帶隊的家眷隊伍,楚王璽也在這支逃亡隊伍中。由於家眷隊比景駒逃出的時間還要早一天,此隊的護軍將領又是季鳩帶來的那些人之一,因此得到了申幽影的風影閣銳士協助,直接奔向了仍在秦人手中的昌邑城。當追擊的英布軍來到昌邑城下時,這些家眷早就進了城。
昌邑不是什麼大邑,城牆新修的,也就兩丈來高(4米半不到),守軍很有限,連縣兵在內也就不到兩千,秦銳在這裡只有五百。
領軍追擊的這隊英布軍千將趁著這一路的大勝覺得可以一鼓作氣拿下昌邑,於是準備攻城。架勢還沒擺開,就有斥侯來報說,昌邑的東西兩側荷水北岸都發現了大股的人馬,是敵是友因為隔河無法分辨。英布追軍立即停止攻城準備,後撤十里暫駐,並派人向英布所帶追兵方向和大軍駐紮的方與方向傳訊,等待將軍的命令和援軍。
然而自己的援軍沒等來,第二天午前荷水西邊卻來了大批的船隊,大隊的軍卒下船後迅速在昌邑東西兩側列陣。那一千英布追軍更不敢亂動,又急急的後撤二十里,只敢派出斥侯悄悄地去打探情況。兩個時辰後,船隊收隊向西,一切歸於平靜。
到了晚上,斥侯覺得昌邑城不太對勁。按說在有外敵的情況下,夜裡城頭也應該舉火,防範夜襲,可這一夜城上既看不到火把懸燈,也沒有什麼憧憧鬼影一樣的軍卒巡守。到天亮後幾個斥侯一商量,讓其中一人換上難民的裝束向昌邑方向摸過去,很順利的就摸進了城。
因為,城門是開著的,還沒有人守衛。
城內倒是沒變成空城,百姓們正常勞作著。斥侯一打聽才知道,頭天大隊秦軍來的時候,昌邑守軍裹挾著寧君帶來的那些家眷和護軍都隨船隊撤離了昌邑,直接把昌邑放棄了。
英布先是返回一道軍令讓在沒有援軍的情況下暫不要攻城,接著當援軍和英布都齊聚昌邑時昌邑已經不設防。英布軍的將領們都對寧君帶著楚王駒家眷投了秦人有些疑惑,而英布認為是自己的人追擊的太急迫,不投秦人就會被殺掉,那還不如投秦。秦人可能會殺了寧君這樣的造反帶頭人,但對家眷們最多也就是沒為隸奴,還能留條活命,而要落在自己的追兵手中就很可能曝屍荒野了。
不管怎樣,拿到景駒私璽確認了景駒的“薨”斃,又佔據了彭城、留縣、胡陵、方與和昌邑,英布的功勞已經足夠。於是他將完勝的戰報報回盱坮,自己返回彭城等待項梁的到來。
如此功勞,奠定了英布在楚軍中的猛將名望,楚懷王\/項梁也沒有虧待他,封其為當陽君。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