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並不是危言聳聽,恰恰相反,這也是我的憂慮。”胡亥用手指在御案上胡亂的勾勾畫畫著,“我可能比博士更進一步,我認為在一兩個月內山東就可能生亂。”
“陛下真明君也。”叔孫通暗暗鬆了一口氣,原來皇帝居然也看到了這一層,本來還生怕自己胡言亂語惹皇帝不快呢。
他哪裡想得到,這位皇帝已經在山東轉悠過幾個月。
“所以陛下,現在能做的主要是兵事方面,如何佈局鎮壓山東之亂。陛下停建陵寢和宮室,可釋出大批人力與財力,轉而用於兵事。當然,挽回民心也非常重要,可與平亂同時推進。只是……臣……”他欲言又止的望了望殿內的內侍和宮人。
胡亥看了看叔孫通的眼神,對姚展和芙蕖等人揮了揮手,他們馬上帶著內侍和宮人走出大殿。
“博士繼續說吧。”
“陛下,臣剛才也說過,陛下朝臣皆為始皇帝時老臣。老臣的優點是忠君體國,但老臣也有一項弱勢,就是思維已成定勢,完全按照始皇帝治國的理念執行並深入內心。大秦一向以法立國,平靖六國後推秦法於天下。然則,秦法是針對悍勇的老秦人所定,並不一定適用全天下的庶民。法無定法,因時而制。所以臣妄言,大秦到了應該再次變法的時候了。”
“嗯?”胡亥抬頭盯著叔孫通,“那麼博士的意思,大秦應該如何再次變法呢?”
叔孫通對皇帝已有較良好的感官判斷,因此並不畏懼胡亥的凝視,依舊侃侃而談:“法家使秦強大,但未能使秦富強。秦之強大,是透過集權、重役、重賦,聚財於國而實現的。直到今日老秦也沒有強大的氏族出現,就是例證。秦國的貴族貴而不富,也是因此。此法於七國爭戰時是強國之法,但於海內一統時,則民不富而生怨懟,無戰爭之憂,則恨皇室之奢了。所以,此時就應改苛政為德政,輕徭薄賦,藏富於民,民安則天下平。”
“哦,就是實行孔孟之說的仁德之政啦,你倒還真是孔門之徒啊。”胡亥帶著揶揄的神情笑了起來,“你所說的不無道理,法家之道或許真的不太適合當今天下歸一的情況,只是孔孟之仁德治世也許還不是時機。我以為,需要天下安定、百姓皆穩而富足時,才是施仁德之法之時。仁德需要教化、需要平穩的時局。現今七國戰亂平息才十年,你也說我大秦未使民富,仍然重役重賦,這一狀態下是沒法教化百姓的,何況現在戰亂即將再起。”
叔孫通確有趁此時機,遊說皇帝走孔孟之道的想法。不過聽皇帝這樣說,也未嘗沒有道理。現在皇帝一方面需要備兵備戰以防山東動亂,另一方面也要在戰亂平靖之後讓整個天下把神經放鬆下來。
“博士認為,無為而治如何?”
叔孫通正在想是不是要向皇帝推薦黃老學說,不想皇帝倒搶先了。
“陛下,無為而治確實可以營造一個寬鬆自在的環境,但無為而治並非放任。”
“我知道,無為而治也要有法可依,否則天下亂矣。無為而治的律法,總要適合博士剛剛所言富民的目的,民為重、君為輕啊。不過如此一來,朝堂之上,就需要有新的面孔、新的思想。”
“陛下明鑑,臣也是此意。”
胡亥在御案上敲了幾下手指,這是他穿越之前就有的習慣:“大秦舊臣只知秦法,如果更替朝臣,必將從山東選任。我記得孔子有句話叫做‘舉直錯諸枉(提拔正直無私者,擱置邪惡不正者)’,這‘直’不好選啊,博士遊歷各方,閱人多矣,可有推薦?”
“這個……”叔孫通略有遲疑。
“這個人選需從六國人中選,瞭解六國百姓需求。但這個人選又不能是對老秦有深仇者,有深仇者或是不應召,或是反成遺族耳目。需要那種不願再起戰亂、以天下黎民生計為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