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聽完賈詡的理由,張繡當場拍板:就這麼幹!
只不過救劉備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
首先要考慮的就是行軍路線。
江夏在長江流域,小沛卻在千里之外的泗水中游。
好在自從穿越以後這種事情張繡就沒少幹。
如今的張繡對於長途跋涉的行軍已是越來越駕輕就熟,這次去徐州,無非相當於從南陽到常山再跑了一趟。
況且此去小沛只需要經過江淮地區,遠比去找趙雲那次的路況要簡單得多。
雖然途中不可避免會路過袁術的地盤,但如今他已是強弩之末,相信只要張繡不主動招惹,這貨肯定會裝作沒有看到。
至於劉勳就更不用說了。
他早就被魏延和太史慈嚇怕了膽,龜縮在舒城不肯出戰。
要是他知道張繡大軍路過,只會祈禱張繡不要找他的麻煩,絕對沒有膽子主動挑釁。
其次就是人選。
文聘肯定不能帶走。
把他留在江夏,一方面是他是現在少數能夠鎮住場子的幾人之一,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讓劉表安心。
一旦帶著文聘離開,誰知道劉表頭腦一熱會搞出什麼花樣。
張繡不記得劉表病死的具體時間,只知道是在赤壁之戰前不久。
從跟袁紹的官渡之戰到一統整個北方,曹操用了將近十年。
如今連官渡之戰還沒有雛形,所以劉表至少也有十年好活。
所以在這個節骨眼上還是不要刺激他比較好。
單一個呂布就絕非等閒,況且這次一去按照賈詡的謀劃還有可能要跟曹操二度交手,所以不能也像之前幾次那樣輕車簡從。
除了路線、人選,糧草輜重更是重中之重。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像這種遠距離作戰,補給的重要性甚至更甚前兩者。
於是三人便細細商議一番。
文聘也猜到張繡這次大機率不會帶自己同去,依舊積極的建言獻策,盡心盡力幫助張繡。
三人商量了整整一個下午,最終拿出了方案。
先順江而下,走水路到廬江,再向北渡淮到沛城救人。
“繡兒又要走了嗎?”
如今的鄒氏早已經習慣了張繡時不時就要出個遠門這種事。
不過隨著張繡的實力增長,外出征戰的風險係數也是不斷降低,所以鄒氏得到這個訊息倒是沒有像前幾次那般幽怨。
“這次是去哪裡?”
鄒氏順口問了一句,緊接著便想起什麼,忙伸手按住嘴。
“若不能說,繡兒便莫告訴我。”
“沒什麼不能說的”,張繡的目光在鄒氏的青蔥玉指和櫻桃紅唇上停留片刻,笑了笑說道,“這次是要去徐州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