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如今為了一個神棍,居然能夠化干戈為玉帛?
這豈不是說明在他們的心目中,自己這個主公反而是不如那個妖道?
想到這裡,孫策直接怒斥道:
“公等皆讀書人,何不達理?如今竟聯合起來,為一妖人求情!”
張昭連忙解釋,“主公,非吾等不知理,只是……”
他剛想說于吉並不是妖人,卻直接被孫策打斷:
“汝可知昔日交州刺史張津之事?他聽信妖人之言,鼓瑟焚香,又以紅帕裹頭,自稱可助出軍之威。
然後竟為敵軍所殺,簡直可笑之極!此等事甚無益,諸君自未悟耳。
今吾欲殺于吉,正是以此禁邪覺迷也,爾等且不可自誤。”
張昭聞言不禁無語。
張津的事情他當然知道。
此人本是荊州南陽人。
漢靈帝駕崩之後,就是他促成何進和袁紹聯手謀殺宦官。
在那之後,他便擔任了交州刺史。
張津的特點是善於跟名流相處,卻不會跟將士打交道。
所以當他還在京師的時候,可以說是八面玲瓏,十分吃得開,即便跟將士們不和也問題不大。
但是在他擔任交州刺史之後,這個問題就變得很嚴重了。
特別是連年跟荊州牧劉表交戰,讓手下的部將們愈來愈怨恨他,甚至常常有離他而去,不告而別的舉動。
這種事情已經很嚴重了。
然而張津卻並沒有把它放在心上。
主要原因就是他對道教的信奉程度已經達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孫策剛剛所說的那些在頭上裹著紅頭巾布、彈琴燒香等行為不過是其中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罷了。
關鍵在於,他閱讀了道教的典籍以後,乾脆廢棄了朝廷制定的法律,改由道教的教義來約束交州子民。
因為他認為依照這些方法就可以強化自己的兵力,達到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結果。
這樣做的結果是顯然的。
他得到了一個慘淡的下場。
所以孫策說得沒錯,這種做法自然不可取。
可問題是于吉的事情根本不能跟這件事情相提並論啊!
人家于吉可是真有本事的啊!
想到先前陳震用來勸孫策的話,張昭連忙又拿出這一點來說道。
他聲稱于吉在吳郡、會稽一帶為百姓治病,甚得人心。
如果沒有真憑實據,僅憑几句話就要殺人,肯定會大失人心。
這一次孫策倒是把他的話聽了進去。
張昭眼見自己的勸告有效,連忙對著一旁的虞翻使了個眼色。
虞翻心領神會,立刻對孫策說道:“主公,某素知於道人能祈風禱雨。
如今正值旱季,何不令其祈雨以贖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