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天白雲,陽光明媚,顧豐一路南下,日夜兼程趕去荊州。
滿山紅葉,如火如荼,漫天飛舞的紅楓葉將這條往山裡的路染紅,顧豐沒有時間停留欣賞美景,策馬飛馳,帶起一陣塵土,遮擋了身後的一抹殷紅。
近至豐和縣時,稻穀成熟了,穀穗垂下被壓彎的腰,粒粒飽滿碩大,披上金黃的外衣,隨風舞動,遠遠望去仿若一片金黃的雲霧,瀰漫在田野之中。
一道刺眼的光掃過顧豐的眼睛,抬手遮眼,勒馬停足,定睛去看後翻身下馬,快步過去在土中扒拉兩下,竟是師傅的銅牌。
這個銅牌是師傅的師傅,也就是顧豐師祖留下來的,據說他的師尊收了四個徒弟,並制了四枚銅牌,分別寫著風、雲、山、海,他師祖就是山字銅牌的主人,後把銅牌給了他了師傅,他從小就見師傅帶在身上,從來沒有拿開過,為何會出現在豐和縣的城外。
豐和縣隸屬於荊州,在最北端,與荊州城中間夾著豐臺縣和永城,豐和縣和豐臺縣之間的距離並不遠,兩縣幾乎是挨著的,以至於兩個縣百姓往來甚密。
顧豐收起銅牌,決定先去豐和縣檢視,可是在城中轉了兩日,沒有任何的發現,接著又去豐臺縣尋了兩日,依然毫無所獲。
手中摩挲著師傅的銅牌,顧豐想著它出現的緣由,師傅已經失蹤了數月,可是這銅牌看上去並沒有遺落如此久的痕跡,而且最近的兩縣又無半點痕跡,於是,顧豐沒有去往荊州城,轉頭是去了永城。
今日是禮部尚書家的夫人沈氏宴請,沈氏是兵部侍郎沈濡的姐姐。
前兩日白靖嫻便讓冬兒出去打聽了一下,原是尚書家的小兒子今年已滿十八,還未定下哪家的姑娘,所以這沈氏幾乎宴請了京中各家的姑娘,意在如何不言而喻。
這相看的宴會,犯不著請白靖嫻這已賜了婚的人去,她便想推說身上不大爽利,就不去了。
誰知沈氏這老狐狸是察覺了冬兒的打探,還是先發之人,傳的人盡皆知,她白靖嫻要去參加此宴。
白靖嫻知道後,好生動氣,當下就要冬兒去推了。
“這老狐狸拿我當筏子呢?我去參加她那勞什子宴會幹嘛,她是有膽子跟郡王搶人,還是有膽子違逆聖旨。”
冬兒給端來杯茶,放在白靖嫻手中,軟聲軟語的勸說:“姑娘消消氣氣,就他們府上的情況,這沈氏確實是想借姑娘的關係,讓更多的人去參宴。”
聞言,白靖嫻倒是迷惑了:“她堂堂尚書夫人,何須本姑娘的加持。”
冬兒笑道:“這禮部尚書蔣大人的原配發妻並不是現在的沈氏,髮妻病故後,這沈氏就做了填房,據說比家中的長子大不了幾歲,京中大多的夫人並不大與她親近,前兩年沈氏親生的兒子到了說親的年紀,門戶稍高的看不上她,門戶低些的姑娘沈氏又看不上,所以她們家小公子的婚事一直懸著。”
說話間冬兒已給白靖嫻挽好了髮髻,拿起鏡前的髮簪比比這個不如意,比比那個也覺得不好。
看著冬兒不滿意的神情,白靖嫻拿起一支遞給她,口中呢喃:“高不成低不就。”
冬兒接過簪子插進發髻,左右看看還不錯,嘴角終於有了笑意。
“姑娘說的沒錯,這不是藉著姑娘賜婚的名號,想著定是不少人會去,畢竟如今的郡王殿下與往日大不相同了。”
白靖嫻如今是聽明白了,今日她就是工具人,可是她不願意讓人這麼利用著,還是被算計著利用。
靈光一閃,心生一計:“冬兒,去拿一套正式點的衣裙,再去通知父親一聲,我要入宮去謝恩。”
冬兒盯著看了她家姑娘半晌,貌似是有點明白了,點點頭出門去了。
車伕套了車,白靖嫻和白佰興二人向著宮門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