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優勢,相互配合,共同戰勝敵人。這種人物形象的塑造,反映了周易哲學對人的要求與期望,即要具備陰陽兩種力量的特質,做到剛柔並濟、動靜相宜。
此外,這一回還啟示我們要善於把握時機。在戰鬥中,三僧與四星都能夠敏銳地察覺到對方的弱點,並在合適的時機發起攻擊。這就像周易哲學中所說的“時”,即時機的重要性。只有善於把握時機,才能在競爭與挑戰中取得勝利。同時,這也提醒我們在生活中要學會審時度勢,抓住機遇,避免錯失良機。
透過對《西遊記》第 92 回的周易哲學解析,我們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其中所蘊含的智慧與哲理。這不僅豐富了我們對文學作品的理解,也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思考問題的新視角和方法。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可以借鑑周易哲學的思想,更好地應對各種挑戰與困難,追求平衡與和諧的生活狀態。
總之,“三僧大戰青龍山,四星挾捉犀牛怪”這一情節是《西遊記》中的精彩篇章,透過運用周易哲學來進行深度解析,我們能夠發現其中更多的內涵與意義。這不僅讓我們對這部經典文學作品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更多的啟示與思考。
二、以下是《西遊記》第 92 回“三僧大戰青龍山 四星挾捉犀牛怪”的原文與白話文:
原文:
卻說孫大聖挾同二弟滾著風,駕著雲,向東北艮地上,頃刻至青龍山玄英洞口。按落雲頭,八戒就欲築門。行者道:“且消停,待我進去看看師父生死如何,再好與他爭持。”沙僧道:“這門閉著,怎生得入?”行者道:“我自有法力。”好大聖,收了棒,捻著訣,念聲咒語,叫:“變!”即變做個火焰蟲兒。真個也疾伶!你看他:
展翅星流光燦,古云腐草為螢。神通變化不非輕,自有徘徊之性。飛近石門懸看,旁邊瑕縫穿風。將身一縱,到於門裡,只見那老妖吩咐各門上謹慎,一壁廂收拾兵器:“只怕昨日那陣風不曾刮死孫行者等這幾個,莫敢開門,只在此坐守,等我出去拿他。”行者聽說,又飛過那廳堂,徑來後面。但見一層門,關得甚緊,他就縱雲頭,從那門隙處,爬將進去。
只見那第三重樓窗之下,閃灼灼一道毫光,也不是燈燭之光,香火之光,又不是飛霞之光,掣電之光。他半飛半跳,近於光前看時,卻是包袱放光。那妖精把唐僧的袈裟脫了,不曾折,就亂亂的揌在包袱之內。那袈裟本是佛寶,上邊有如意珠、摩尼珠、紅瑪瑙、紫珊瑚、舍利子、夜明珠,所以透的光彩。行者見了,忍不住現了本相,近前揪住道:“你把我的師父藏在何處?”那怪吃了一驚道:“你是那裡來的?”行者把他那幌金繩兒的事說了一遍。那怪道:“這廝卻不認得我。我不是那妖邪,我是此山眾神。只因他偷了我的寶貝,受了佛戒,護住唐僧,我等是暗護之人,故在此看守他哩。”行者道:“既是看守之人,不當捆我師父,摜殺我師弟,卻怎的看守?等我打他一棒。”那神道:“那廝神通廣大,使一條金箍棒,萬夫莫當,我們怎敢與他爭持?”行者道:“他決不打你,只恐他那棍子甚重,一時打死你,卻怎的是好?等我去問他討個金箍棒來打你。”那神道:“莫去!莫去!他那棍子,你能禁得他一棒?”行者道:“我自有個道理。”行者把棒藏在身邊,近前道:“你是何神?快說姓名,我好與你講話。”那神道:“我乃金平府上元縣慈雲寺內看燈的金頭揭諦是也。”行者道:“你既是看燈的揭諦,如何在此看守?”揭諦道:“我等是在此看守唐僧,等他取經回來,交付與如來佛祖,我等便各歸本位去也。”行者道:“既是如此,我且問你,我師父在那裡?”揭諦道:“在後面方丈中安歇。”行者道:“你引我去見他。”揭諦引著行者,徑到後面方丈中,只見那長老端然正坐,閉目無言。行者近前叫道:“師父!師父!”那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