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港時象徵性地朝岸上揮了幾下手,便鑽進了船長室,開始整理自己這趟出行期間的航海日記。
雖然王湯姆的漢字書寫水平很是普通,字跡可以說是難看,平時寫檔案多是讓作戰參謀代勞,但航海日記這種東西,他還是不想假別人之手來寫,都是每天花時間親自完成。他的航海日記中還夾雜著不少英文和拉丁文的術語和地名,大概也只有他自己才能看懂這些日記的內容。
離開釜山之後,艦隊沒有急於向西行進,而是先向南駛去了對馬島。釜山的日本商人有相當一部分都是來自對馬島,這使得王湯姆也想順路去看看這個地方。
對馬島距離釜山大約百里,正好處於朝鮮與日本之間的海峽中部,地形狹長,陸地面積約七百平方公里。天氣晴好的時候,從對馬島北端的高處便能望見釜山的地平線。
早在晉朝陳壽所著的《三國志》中,便對這個島有較為詳細的記載。書中有云:所居絕島,方可四百餘里,土地山險,多深林,道路如禽鹿徑。有千餘戶,無良田,食海物自活,乖船南北巿糴。
這描寫就基本說明了對馬島的特殊環境,島上全是山林,沒有可供耕作的農田,所以基本上都是以捕魚為生,而其他的生活物資則是透過貿易從北邊的朝鮮和南邊的日本獲得。
這個島在歷史上的絕大部分時間都是接受日本統治,而元朝兩次渡海討伐日本的戰爭中,都曾攻佔過對馬島作為攻打日本的前進基地。
在十五世紀的時候,朝鮮以討伐倭寇的名義向對馬島派出過軍隊,並且短暫佔領了對馬島,這段歷史被日本稱為應永外寇,而朝鮮則稱之為己亥東征。這也是朝鮮歷史上為數不多主動對外發動戰爭且取得勝利的記錄。
當時世代統治對馬島的宗氏家族甚至還接受了朝鮮的官職,代理朝鮮與日本之間的跨國貿易。不過這樣的情況沒有持續太長時間,也沒從實質上改變對馬島的歸屬。朝鮮只為這次行動準備了兩個月的糧草,根本無法長期駐守對馬島以對抗日本的反撲,所以在得到當時對馬島大名宗貞盛的和平承諾後,朝鮮軍便撤退回國了。
朝鮮領議政申叔舟在1471年所著的《海東諸國紀》中,也很明確地記載了對馬島屬於日本國西海道。而統治這個島的,便是由宗氏家族擔任大名的對馬藩了。
當然出來混都是要還的,1592年豐臣秀吉出兵攻打朝鮮的時候,對馬島便成了日本登陸朝鮮的前進基地。如果不是後來大明出兵救助,李氏朝鮮在那次戰爭中便已經宣告終結了。
戰爭結束後,對馬藩很快便又爭取到了朝鮮與日本雙方的支援,充當中間人在釜山開設倭館從事貿易活動。對馬藩的絕大部分財政收入,便是來自於兩國間的貿易活動。
客觀地說,依賴兩國貿易存活的對馬藩一直以來的立場都是比較中立的,對朝鮮的態度甚至可以用友好來形容,所以王湯姆的艦隊在靠近對馬島的時候,也沒有魯莽地直接闖入港口,而是先派船靠岸與島上的官方溝通。
不過或許是去年平戶藩的悽慘下場讓對馬藩有所警惕,島上官府對於海漢這群不速之客的到來並沒有表現出歡迎的態度,而是謝絕了艦隊入港停靠的申請,只允許派出小艇入港獲取他們所需的補給。
這樣的態度,當然就是提防著海漢艦隊突然發起登陸,攻打其治所金石城。王湯姆收到回覆之後也有些無可奈何,他這趟行程中已經不是第一次遭到類似的拒絕了,之前在佐渡島也有過同樣的經歷,看得出日本人對外來勢力的警惕性頗高,而海漢顯然已經成為了對馬藩重點防範的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