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福利,不能給外來知青,要給自己大隊社員尤其和他關係好的。
劉支書果然臉色不好看。
唐圓卻不在意,“既然她沒做小學老師,我瞅著讓她去讀工農兵大學挺好,現在工農兵大學一部分採取社來社去的分配原則,到時候她還回來,能直接去公社上班。”
社來社去的分配原則其實是為了解決文化水平太低那部分工農兵學員的分配問題。
有些大隊公社舉薦的學員水平太次,兩三年工農兵大學下來也沒學會什麼,根本沒法去重要崗位工作,所以只能讓他們哪裡來的回哪裡去。
如果有真本事的,自然第一時間就會分配更重要的工作。
唐圓覺得夏曉光有很強的學習能力,可惜一直沒機會表現,如果她去讀工農兵大學,肯定會脫穎而出。
到時候國家會給她分配更合適的崗位,不會讓她來鄉下的。
自然她不會跟劉支書說實話就是了。
劉支書還是不滿意。
唐圓就道:“支書,唐曉光上工的話,一天賺不到5個工分,養她自己都夠嗆,口糧都要大隊補貼她,如果她沒有更好的前途,猴年馬月也還不上大隊的欠賬。而讓她去讀大學,她就有更好的未來,能賺工資,很輕鬆就可以還大隊的欠債。這對大隊來說很划算。”
當然,她還有一個更重要的理由,夏曉光雖然體弱賺工分少,卻也自強不息,從來沒有想過隨便找個男人嫁了養著自己,這點就很讓她敬佩。
這句話她沒說出來,說出來好像在諷刺佟雪和那些嫁給鄉下人的女知青似的。
可實際情況就是這樣,大部分女知青再苦再難都不會隨便嫁給鄉下男青年,頂多就是和另外一個男知青組成家庭在大隊長期落戶。
而不少男知青卻耐不住寂寞,下鄉沒兩年,感覺回城無望,自己過得又邋遢、寂寞,一個人守不住就娶了大隊幹部或者村裡富戶家的姑娘。
願意在鄉下結婚的女知青是少數,所以他們大部分結婚的物件就是鄉下女青年。
而願意嫁給鄉下男青年的女知青,大部分都是好逸惡勞的。
至於77年恢復高考,夏曉光現在去讀工農兵大學會浪費機會。
唐圓覺得這不是問題,只要夏曉光有真本事,76年她就畢業當幹部了,77屆大學生畢業是她的下屬,而且她那麼愛學習,以後也會繼續深造,可以讀研。
關鍵是現在不去的話,接下來這幾年她在農村保不齊身體越來越差,哪天再嘎了。
劉支書覺得唐圓瘋,不講理,專門講歪理,但是看她沒有商量的餘地,他雖然生氣卻也無可奈何。
他不由得再次感慨自己老了,管不了事兒了。
而唐圓這個理由傳出去,社員們反而挺信服的。
“對,夏知青挺愛讀書的,讓她去讀大學正好。”
“以後賺錢把欠大隊的饑荒還上,總比有些倒掛戶欠多少年也不還好。”
反正讀大學的事兒輪不到自己,那讓知青去也沒什麼,甚至讓知青去比別的社員去更好呢。
知青點則沸騰了,大家都不敢置信,這好事兒竟然輪到了夏曉光?
早就從磚窯廠勞改回來的肖飛和陳波很不服氣。
陳波:“這麼說我們能幹還有錯了唄?誰能幹不欠大隊錢,就不讓誰去讀大學,誰欠錢就讓誰去。”
肖飛附和道:“對啊,那以後我們也欠錢唄。”
夏曉光也很懵,她真的沒有什麼存在感,跟唐圓也沒說過什麼話,更沒去討好過人家。
可這大好事兒怎麼就輪到自己了?
不說天上不會掉餡餅兒嗎?
其他知青也問她,“曉光,你……和唐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