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世的歷史中,韓非創立的法家學說,為大秦統一大業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即便他去世後,嬴政仍沿用了他的法家思想作為秦國的治國方略。
因此,無論是贏塵還是嬴政,都會因韓非的才智冒險親自去韓國拜訪他。
此外,韓非與漢初三傑之一、幫助劉邦逃脫鴻門宴的張良關係密切。
張良前往小聖賢莊求學,也是受到了韓非的影響。
所以,只要能夠收服韓非,未來的謀聖張良自然也會追隨韓非效忠贏塵。
面對這兩位足以留名青史的才俊,贏塵怎能不動心?
贏塵的志向遠不止侷限於七國。
他希望普天之下,無論何處都屬於自己的疆域!
而在這一過程中,最需要的是什麼?當然是忠誠的人才。
畢竟這個世界遼闊無垠,儘管有陰陽術、道術、內力等神異手段,資訊的傳遞遠比真正的古代容易得多,但仍無法像現代那樣便捷。
這也就意味著,管理一方的地方官必須極其忠誠。
比如未來秦國的丞相李斯,雖然他是個人才,但他過於重視權力,缺乏忠誠度。
這樣的人才,贏塵雖然可以任用,卻不會將他派駐外地。
然而,韓非與李斯卻大不相同。
韓非非常重視百姓,也非常重視親情,而對自己個人的利益卻看得較輕。
這也意味著,只要嬴塵能夠利用韓非對親情的重視,韓非幾乎不可能背叛他。
即使未來的韓國將被大秦所滅,按照常理,韓非不太可能投靠大秦帝國的三公子嬴塵。
然而,嬴塵的最大優勢在於他透過前世的記憶,瞭解韓非的為人。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在太乙山上,道家為儒家特設的別院裡。
此時的韓非正和他的師兄伏念,帶著好奇心討論著嬴塵。
“師兄,你聽說過秦國的三公子,嬴塵嗎?”
伏念,這位儒家的首席弟子,見韓非剛從外面回來,就一臉神秘的樣子,臉上沒有任何表情地問道:“聽說過。”
“秦帝國有個三公子,自幼不研究兵法經學,也不習武,而是整日沉迷於道家的至高天道。”
韓非見師兄依然面無表情,繼續神秘地說道:
“你知不知道,這位大秦的三公子,居然也來了這裡?”
伏唸的表情終於有了些變化,眼中帶著一絲疑惑。
“道家雖位於秦國境內,但並不受秦國管轄。”
“嬴塵是以什麼身份參加天人之約的?”
見到師兄終於表現出疑惑,韓非才心滿意足地解釋:
“這個嬴塵的身份確實很特別。”
“他居然是以陰陽家副掌門的身份參加此次天人之約的。”
“陰陽家副掌門?”
“陰陽家是最為神秘莫測的諸子百家之一,竟能讓大秦的公子出任副掌門,並讓他代表陰陽家參加天人之約,實在是件怪事。”
韓非點點頭,肯定了伏唸的觀點:“我的看法也是這樣。”
“按理說,陰陽家和道家本是同源,派人來參加天人之約也屬正常。”
“但為什麼偏偏由秦國的三公子來代表陰陽家,參加此次天人之約呢?”
說到這裡,韓非似乎又想到了什麼。“還有更有趣的事呢!”
“不知道昨天發生了什麼,現在的道家上下都在談論嬴塵,尤其是那些道家之人,每當提到他的名字,無不是一臉恭敬。”
“雖然我多方打聽過,但只知道嬴塵曾經為他們講解過道家的教義,因此受到了大家的尊重。”
“可惜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