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之功。
還有……,就是臺上那個太后到現在沒給自己篤定的回覆,那個……
“哦?”太后妙目看在相邦呂不韋身上,先王離去已經有些時日,勾連經絡這事,自己也的確有些期盼。
呂不韋一聽太后的聲音,就知道不妙,這些日子,太后總是找理由讓自己去趟萬安宮,說是商量國家大事,自己很清楚這年輕貌美的太后這個年紀的需求,自己當然也欣然往之,可是此事多了,這秦宮之中耳目眾多,而且秦王也長大了,實在有些事情不適合,但是太后的貼身侍女,萬安宮的長御嬛春已經來過最後通牒了,這兩日不去,太后就要來相邦府,住下,對的,就是這年輕貌美的太后打算自己不同意,就直接住到相邦府,讓呂不韋頭痛不已。
萬安宮,是當年建咸陽秦王宮的時候為了懷舊,按照雍都大鄭宮興建的,雍都大鄭宮是秦德公時代造的,當然兩座宮殿規模完全不一樣,咸陽萬安宮是雍都大鄭宮七倍規模,後來趙姬由於搬遷至雍都大鄭宮,所以後人也有人稱她為鄭姬,當然,這是貶義的,因為這是宮闈之亂造成的。
“勾連涇洛之大渠重要!先生,你跟大王解說一下!”呂不韋知道躲不過,連忙說道,說的很隱晦,只有太后真正聽得懂,稱呼鄭國也就隨著秦王政“先生”。
“是!”
鄭國朝太后、秦王一禮,並朝呂不韋點頭稱是,就有一旁太監趙高趕緊過來幫忙,與另一個太監將鄭國遞過來的布帛展開,一副關中河洛地圖呈現出來,在涇水和洛水的中間一條粗黑線條彎彎曲曲的,這就是鄭國所說的要建的渠了。
“涇水發於空同氏雞頭山,多水,三、五載就為患一次,禍連關中萬頃,為關中第一水患,渠首上承涇水於中山西邸瓠口,所謂瓠中也。為渠並北山,依山而建,如此圖,東注洛三百餘里,欲以溉田,則關中沃野千里,增加……”鄭國頓了頓,極其鄭重地說道:“少則良田三萬餘頃,多則良田四萬餘頃。”
朝堂所有人聽聞大震,朝堂之上真正擁有萬頃良田的,只有兩人,秦國至尊秦王,另外一個就是富甲天下,富可敵國的呂不韋,十萬戶的文信侯,才有可能有良田萬頃,而且呂不韋的良田大多在封邑雒邑,這些良田大部分在函谷關外,其他人能有千頃良田都已經很多很多了,用另一組資料來說,當年李冰治水,都江堰將川蜀變成天府之國,那也只是萬餘頃良田,三萬頃良田,那就是近二分之一關中良田,要是四萬頃,那就是接近關中三分之二田地受益,這數目太恐怖了,真的能做到麼?
“涇河兩側也就兩萬頃良田,你怎麼能證實可以達到三萬頃?”陽泉君羋宸站出來問道,這個自己知道一些。
“涇河流域兩萬頃田地都算少了,還可以增加更多的田地,這大秦應該有記錄,甚至可以再開墾的,應該都有預測!”
“都水長!”呂不韋朝隊伍後面喊道。
都水長葉揚走出佇列,朝秦王政和太后方向一禮:“稟太后、大王、呂相邦,先生所言不差,涇河兩側目前就有兩萬餘頃田地,治理良好,可得兩萬餘頃良田,並可以再開墾出萬餘良田,甚至兩萬良田,四萬頃未必不可能。”
呂不韋點了點頭,都水長葉揚的能力,自己很清楚,自己提拔的人才,對於自己的事情瞭如指掌,在本職崗位做盡心盡職,從來都是毫無遺漏。
“慢著……”
在左邊第一的位置上一直沒有開口的麃公突然開口說話,麃公乃四朝老臣,幾次權利交替的時候力纜狂瀾,又是王室出身,深得朝堂所有人的尊敬,在此時,他居然開口,讓所有人心裡一沉,剛才四萬頃良田卻是讓人興奮。
“你乃韓人,初來我大秦,如何得知我大秦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