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
在莊建業看來這是最經濟也是最有驅動力的辦法。
因為從八十年代開始,世界電子類產品的更新速度就進入了一個快車道,著名的電子產品更新迭代的摩爾定律便是這個時候提出的。
產品的快速迭代就意味著生產技術的迭代加速,如果採用以往的計劃經濟來統籌電子產品的話,可能花大錢投產的電子廠還沒產出,就已經落後於時代。
等著重新調研、評估、稽核最後批准,可能沒等投產,相關的技術標準又落後。
正因為如此,過去的模式依然不適用於快速更新的電子類工業品,就必須引入更加高效的,更加靈活的方式,那便是以市場為驅動力。
正所謂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市場的本質沒那麼複雜,就是為了賺錢。
而八十年代的中國擁有大量的廉價勞動力,低廉的土地價格,嗅覺靈敏且吃苦耐勞的商人以及貫徹始終的優惠政策,幾方面疊加使得國內的代工成本遠低於世界其他國家。
只要從美日歐等西方發達國家進口先進的生產裝置,配合國內的成本優勢,賺錢那是妥妥的。
以此為基礎,透過主幹廠以點帶面,從個別部件的代工、仿製再到自主創新,就會在周邊產生產業鏈的聚集效應,畢竟賺錢的事兒沒誰不願意幹。
所以不用人去領導,更不用督促,為了能賺更多的小錢錢,他們自己就會根據市場反饋,一步一步的跟新生產裝置,逐步進口替代,把利潤一步步擴大。
只要主幹廠抓好質量把控,做好內外配套零部件的統一標準,形成良性競爭,不出十年一個集研製、生產、製造、加工為一體的規模化電子類產業叢集便初具規模。
屆時除了個別的通訊裝置、導航系統需要專業廠去生產,絕大部分的航空電子配件完全可以交給這樣的產業叢集去做,不但效率高,成本也會控制的很好,再配合良好的產業標準和質量認證,超高的價效比就出來了。
正因為如此,莊建業不單單投了欒和平和寧曉東,還投了航空計算機研究所,反正從德國回來的秦紅軍也沒啥事兒,就掛靠航空計算機研究所在特區搞了個電子加工類的代工工廠,莊建業透過招商銀行給了四千萬的貸款,再加上航空計算機研究所技術支援,秦紅軍的廠子效益同樣非常可喜。
而莊建業所付出的不過是幾筆貸款而已,不但很快能收回來,日後還能收穫兩個給航電配套的生產基地,所以要說猴精猴精,欒和平、寧曉東和秦紅軍綁在一塊都比不上莊建業。
當然所有的一切都剛開始,能不能走到符合莊建業預期的哪一步還要等上一段時間,因此這一步的佈局更像是莊建業下得一步閒期。
但這對欒和平和寧曉東可就太重要了,要知道國內能承接中高階電子類代工廠家也沒幾個,他們卻是其中之一,先不說走出的牌面兒有多風光了,單就地位而言也同以往不同。
尤其是寧曉東,本來就是野路子出身,這麼多年承銷過騰飛廠的早期產品,往特區倒賣過糧食,在雷州倒賣過汽車,還在閩省倒賣過家電,雖然錢賺了不少,可跟官方的主流群體總是隔了一層,反倒是和馬仔、小弟各地的幫派大哥越混越熟。
以至於說寧曉東都沒人認識,叫一句曉東哥,大家夥兒才恍然,原來是兄弟們的大哥。
剛開始寧曉東還覺得挺風光,可隨著年齡一天天增大,再加上這麼多年經歷過的人和事,總覺得這麼幹下去不是啥長久之計。
現在好了,合夥做電子類的代工工廠,寧曉東一下子就從昔日的帶頭大哥變成了頗有作為的青年商人,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算是半隻腳踏進了官方主流圈兒。
至於欒和平就更不用說了,靠著中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