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影響更深的中國,就更不用說了,只要扎進去,想出來都難。
所以當馬卡羅夫和裡賓斯基等人見總部首長答應的如此痛快,面上沒什麼,心裡卻樂得連後槽牙都冒出來了。
另一座金礦就這麼來了,不樂?不樂那叫傻子!
而後面的發展與馬卡羅夫和裡賓斯基預料的大差不差,中國很快與他們簽訂了《進一步擴大蘇—27戰鬥機仿製規模的協議》,並根據協議斥資8億美元從俄國引進一條全新的蘇—27重型戰鬥機的總裝線,安置在東北航空製造集團新成立的遼河新廠。
而這個遼河新廠在中國已經被納入特有的五年發展規劃綱要和工業長期發展願景規劃等一系列頂層重要發展計劃中。
預計總投資將達到800億人民幣,建成後將成為國內唯一的重型戰鬥機生產基地,初期規劃年產重型戰鬥機56架,未來將提高到年產82架,爆發性產能將達到年產157架。
從而超越俄國位於遠東地區的阿穆爾共青城飛機制造廠,成為亞洲最大的重型戰鬥機生產基地。
見到這份遼河新廠的願景規劃,馬卡羅夫和裡賓斯基等人是激動的,興奮的,實在是沒想到中國人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就這麼大氣,這麼大一個專案,他們俄國還不得吃得滿嘴流油呀。
所以得到訊息的馬卡羅夫和裡賓斯基等人立刻就把如此重要的規劃,一字不差的送回俄國國內,然後便鼓動俄國國內相關的配套廠家趕緊囤積原材料,抓緊整頓工人隊伍,調整好產能結構,準備迎接來自中國的如此超級龐大且持續不斷的大訂單。
因為在他們看來,中國這麼大的重型戰鬥機生產廠,缺了他們俄國根本就轉不起來!
然而就在馬卡羅夫和裡賓斯基心心念唸的等著中國的超級大單砸下來的時候,中國首批120萬美元的蘇—27關鍵零配件的單子如約而至,然後……然後……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是的,除了之前的8億美元生產線和現在120萬美元的關鍵零配件外,規劃那麼大的專案竟然就沒有其他的訂單了,這下馬卡羅夫和裡賓斯基可就坐不住了,要知道俄國根據他們提供的情況已經囤了大量原材料並投入巨資進行了裝置升級和改造,如果大單不能如約而至,就等於是說俄國相關配套廠家前期投入全都打了水漂。
這對本就經濟狀況很不好的俄國航空製造業無異於是相當沉重的打擊。
以馬卡羅夫和裡賓斯基的想法就是在耗一耗,因為他們覺得中國可能就是看到這一點,用拖延戰術來壓價,只要俄國咬牙熬過去,中國想不低頭都不行,因為相較於俄國,日益緊張的東南形勢迫使中國急需重型戰鬥機。
可問題是現如今的俄國不是蘇聯,沒有那麼強大的國力支撐航空製造業空轉耗下去,於是馬卡羅夫和裡賓斯基受到國內前所未有的壓力,無奈之下只能去找總部首長,商討下一步雙方的採購交易。
結果七拐八繞的見到總部首長後,總部首長一句話就讓兩人猶如遭遇晴天霹靂:“後續的採購案呀,你們要是不說我差點兒忘了,唉……最近被我們的純國產蘇—27,也就是殲—11首飛弄得是暈頭轉向……馬卡羅夫先生……您這是怎麼了?衛生員……衛生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