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開放,正因為如此在第二代核心機和25代核心機上,中國騰飛發展的還比較順利。
可到了重型航空發動機,雙方有了明顯的競爭關係,儘管航空工業集團沒有明顯的禁止中國騰飛使用所屬的高空試驗檯,但卻在審批和排期上做了不少小動作,導致中國騰飛的第三代核心機的研製大大落後於既定計劃。
這也就罷了,競爭無處不在,只要能把的wd—70型重型航空發動機熬出來,怎麼都值得,然而屋漏偏逢連陰雨的是,就在這個關鍵時刻,俄國人給了的wd—70型重型航空發動機致命一擊。
因為原本對的al—31重型航空發動機技術捂得嚴嚴實實的俄國人忽然開始對航空工業集團開啟了合作之門,不但敞開供應al—31重型航空發動機的相關零部件,更是將核心技術拿出來與航空工業集團分享。
如此一來原本需要十年時間方能完成仿製的al—31重型航空發動機,只需不到五年就能完成所有的研製任務投入批次生產。
這下不只是航空工業集團激動了,就連部隊上下都興奮了。
要知道重型航空發動機可是現如今航空兵部隊最大的短板,越早解決,殲—10、殲—11等先進戰機的生產瓶頸就早一天突破上限,這對東南沿海軍事鬥爭準備,反介入作戰的戰略意義都是不可估量。
基於此,原本一碗水端平的總部開始將資源傾斜到航空工業集團,全力支援al—31重型航空發動機的仿製專案。
俄國眼見國內如此重視,也是積極配合,不但與航空工業集團聯合成立合資公司,更是派遣大量技術人員協助航空工業集團完成對al—31重型航空發動機的仿製工作,為此雙方簽署的框架協議,合作意向以及具體合同就超過五百個。
在這樣的氛圍下,國內輿論場對俄國的好感度飆升,甚至某些業內人士更是將俄羅斯國家航空發動機集團與航空工業集團在航發領域的合作比作五十年代蘇聯對華的技術輸出,極具吹捧之能事。
可實際上俄羅斯人可沒那麼好心,他們之所以一改之前在航發技術上的封鎖,開始尋求合作就是看到中國騰飛的wd—70型重型航空發動機即將走上正軌,這要是在不扼殺,俄國將徹底失去中國的重型航空發動機市場,既然如此那就沒啥好猶豫的,自然是怎麼能迅速弄死wd—70型重型航空發動機怎麼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