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2章 殲11(1 / 2)

</dt>

馬卡羅夫說的是頗為自信,裡賓斯基仔細的想了想,然後點點頭,表示贊同馬卡羅夫的看法。

事實上不止是裡賓斯基,俄國航空工業界的主流意見其實跟馬卡羅夫差不多,都不覺得中國的航空工業水平能比新德里高上多少。

正因為如此,他們才會答應總部首長的要求,同意中國“仿製”俄國的蘇—27戰鬥機。

就如同他們同意新德里仿製蘇—30ki戰鬥機一樣。

而在新德里這個專案上,不但讓俄國和蘇霍伊航空生產聯合體賺的盆滿缽滿,更是令馬卡羅夫和裡賓斯基這樣的經辦人撈了不少好處。

因為新德里為了“仿製”蘇—30ki戰鬥機不但從俄國引進了生產線,更是不得不大批次的從俄國進口蘇—30ki戰鬥機幾乎所有的零配件。

如此一來,俄國的機械加工、裝置製造、配套廠家就被新德里這麼一條短短的蘇—30ki戰鬥機生產線完全帶動起來,不但解決了就業問題,穩定了技術流失的技術工人隊伍,同時也在這個過程中狠撈了一筆,給自己強行補了一波血不說,更是把一錘子買賣做成了長久的獨門生意。

紅利少說能吃上15年,總收益將達到驚人的300億美元。

毫不誇張的說,自從彼得大帝以來,幾百年來俄國人就沒有做過如此成功的生意。

有新德里這個珠玉在前,俄國人當然想要將其多多複製,於是他們將目標盯向中國,因為在他們看來中國與新德里有著相同的人口規模,社會發展程度也大差不差,最最重要的是兩個國家都在冷戰時期接受過蘇聯的援助,俄國人對兩國的底子摸的很透,因此覺得既然新德里能夠進入他們俄國佈下的圈套,那中國大機率是逃不脫。

如果中國也能跟新德里一樣,“仿製”蘇系列重型戰鬥機,從生產線到零配件全部讓俄國供給的話,不就等於另一個數百億美元規模的紅利到手了嘛。

屆時一個新德里,一箇中國,這兩個發展中大國就如同俄國兩大養料來源地,用蘇式重型戰鬥機這根管子,將養料源源不斷的輸送到日漸乾枯的俄國體內。

往大了說可以穩定俄國局勢,保住蘇聯時代遺留下來的航空工業老底子;往小了說馬卡洛夫等人也可以從中兩頭通吃,中飽私囊。

可謂是於公於私實現雙贏,這麼好的事兒簡直打著燈籠都找不到。

於是這次中俄就蘇—27採購案第12次會談,馬卡羅夫便一改以往在大修和保養問題上強硬的態度,流露出中國可以參照新德里模式,“仿製”蘇—27戰鬥機,但前提是需要從俄國採購相關的成套裝置和生產工藝。

參加會議的總部首長一聽,還有這好事兒?當即就表示,只要俄國同意中國能夠仿製,那中國可就不客氣了。

馬卡羅夫當時卻滿不在乎的表示,只要裝置和工藝從俄國採購,剩下的隨便中國怎麼不客氣。

如此表態的馬卡羅夫底氣還是很足的。

因為生產裝置和製造工藝就如同兩個無形的枷鎖,只要拷住中國,就算中國折騰出花來,也跳不出俄國規定的條條框框,這是什麼?

這便是技術標準!

新德里“仿製”的蘇—30便是如此,哪怕新德里的媒體天天吹出花兒來,說他們新德里成為世界少有能夠獨立生產第三代重型戰鬥機的國家,但根子上用的還是俄國的技術標準,所以俄國只要稍微動一動標準,新德里就得掏大把銀子買單,不然生產線就等著報廢。

至於新德里會不會覺得俄國坑,一怒之下甩開俄國自己確定技術標準?

說實話新德里真的想,問題是水平擺在那兒,根本就不到啊!

而在工業領域中,尤其是航空工業,受到蘇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shanyangxsw.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