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
“老總師,要不您再好好考慮考慮……畢竟……”聽了十號工程總師的話,莊建業沒有立刻答應,而是將手機換了個手,耐心的勸了起來。
到不是莊建業畏懼什麼,而是覺得如今這個時候再由老總師擔這麼大的責任實在是有些不值。
沒辦法,莊建業實在是太瞭解老總師的想法了。
那就是要為下一代國產大功率發動機鋪一條路出來,就算鋪不出一條路,那也要打下一個牢固的基礎。
是的,老總師的眼界可不僅僅侷限在十號工程上,而已放在已經開始預研的二十號工程,甚至更後面的三十號工程上。
畢竟十號工程再不濟還有俄國貨撐著,即便沒有俄國貨,也可以在騰飛集團為fbc—1a戰鬥轟炸機量身打造的wd—68suv小涵道比渦扇發動機的基礎上發展出一款推重比為8,加力推力達到12噸的大功率渦扇發動機,理論上並不存在技術困難。
畢竟wd—68suv渦扇發動機的渦輪前溫度已經達到了1600攝氏度以上,遠高於俄製al—31的1390攝氏度,只要合理的規劃壓氣機結構和適配的口徑和材料,一款不亞於俄製al—31系列的國產大推力軍用發動機並不難獲得。
只不過人家俄製產品早在冷戰時期就已經投產,能拿到現貨;騰飛集團的還在研製,需要再等上兩、三年的光景罷了。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十號工程在進入到型號試製階段時,渦扇—6徹底下馬,當時的老總師便全國各地的航發廠跑,想要找一個能承接十號工程配套動力的生產廠。
可惜當時各航發廠對此興趣都不大,之所以如此主要原因在與渦扇—6給當時的航發工業界的打擊太大,誰都不知道下一步該怎麼走,萬一走錯了路,被上級責難怎麼辦?
所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一切等著上級明確了態度再說。
可問題是上級又不是一線員工,他們的決策總是有明顯的滯後性的,而十號工程已經到了研製的關鍵,哪裡能等得了,於是老總師沒辦法,只能找到當時僅能生產小推力渦噴動力的騰飛集團,希望騰飛集團的航發部門能夠沿著渦扇—6這樣的大推力渦扇發動機的路子在摸索一陣,最起碼別把這條路徹底斷嘍,畢竟航發這東西跟別的行當不一樣,一旦斷掉想在撿起來可謂難上加難。
至於老總師給予騰飛集團什麼厚望,慧眼識才,篤定成功那都是無稽之談,以當時的情況看,老總師手上的東西那就是燙手的山芋,技術難度大不說,經費還不足,更關鍵的是還很難出成績。
這對那些把政績看得比天大的航發廠領導們來說簡直要了親命了,自然是不接手,不然的話早就被這些航發廠給瘋搶了,哪能輪得到當時只能做無人機,並不受人待見的騰飛集團。
可當時的莊建業不但接了老總師這個燙手的山芋,而且一直堅持到現在。
最終在wd—68suv渦扇發動機上獲得了回報,實現開花兒;但當莊建業準備帶領騰飛集團用更大推力的wd—72suv大功率軍用發動機,實現第二階段航發領域的結果時,一個無形的緊箍咒忽然就照在了騰飛集團的頭上。
剛開始是航空部門提出,希望國內的航發廠能夠聯合起來共同攻關wd—72suv大功率軍用發動機專案,並承諾為此投資120億人民幣。
騰飛集團當時沒有拒絕,既然有人分攤經費當時好的,可是坐下一談,味道就不對了,那些個航發廠哪裡是把wd—72suv大功率軍用發動機當成專案了,分明是看成肥肉,都想過來咬一口,分好處。
今天東南航發廠要求騰飛集團援助一批裝置;明天西南航發廠希望騰飛集團發揚風格幫他們解決生產線老化問題;後天東北航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