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
也難怪辛格等人會有如此想法,運15作為新銳的輕型運輸機,中國的裝備量必然不會很多,這從六架改型飛機抵達後便沒有後續就能看得出來。
正因為如此,辛格等人心裡雖然驚懼,可還算能接受,畢竟數量少嘛,就算不顧一切的多架次使用,最多最多也就能運一個加強團,再多就有些不堪重負。
而這個加強團雖然在區域性上會佔據優勢,但在漫長的邊境線上,這點兒兵力說少的確不少,但要說多也未必真的很多。
然而安—26也能上高原的話那就不一樣了,儘管運載量上不如運15,但卻能作為其有力的補充。
再加上中國國內類似機型保有量並不少,一旦全部具備這樣的實力,屆時動員起來,以六架運15為核心,主要承擔火炮、突擊車輛等山地裝備的運輸;二十架具備高原作戰能力的安—26負責兵力的運輸。
按照通常情況每天每架往返三個架次來計算,只需三天的時間,中國軍隊就能在高原上集結一支旅級規模的作戰力量。
這樣一支力量可不是說多不多,說少不少的模稜兩可,而是足以顛覆某個關鍵方向勝負的決定性力量。
如此強大的力量,中國只需要三天就可全員全速抵達複雜多變的藏區高原。
新德里呢?
糟糕的道路,複雜的地形,漫長的運輸線再加上扯皮的官僚系統,一個月能不能將這樣的力量送達北部的高原地區都是個未知數。
正所謂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哪怕戰爭的形勢已經變得多樣化,但高效快速的集結,驟然凌厲的突襲依舊是致勝的法寶。
擁有運15以及具備高原起降能力的安—26的中國人,顯然已經將這個法寶握在了手裡,清楚其中門道的辛格等人如何不驚,又怎能不懼!
所以眼看著六架安—26陸續抵達,再次運送了192名官兵,辛格和戈多帕伊的臉色是一個比一個難看。
前面的180人與新抵達的192人,再加上之前已經先期抵達的警戒部隊,一支營級規模的部隊儼然出現在眾人面前。
整個過程還不到一個小時,一支高原山地步兵營就已經集結完畢,隨時準備戰鬥,這效率,這速度,簡直了……
與辛格等人驚懼的心態不同,扎裡夫等人就要平和的多,此刻他們對陸續抵達的官兵已經麻木了,與這些快速集結起來的兵力相比,他們更在意的是此刻解說廣播中傳出的話語:
“正陸續抵達的是我國航空企業利用蘇制安—26型飛機改裝的高原型運輸飛機,採用運15同款的wd—46l型渦輪螺旋槳發動機,替換原先的蘇制發動機,同時利用氣密艙技術對安—26客貨艙進行改造。
經過一系列技術最佳化,改進型安—26航程達到4600公里,最高升限達到9200米,具備優良的高原起降效能。
目前該機型隸屬於聯合航空公司,專職對藏區高原的客貨運輸業務,此次演習,我軍動員六架該機型作為兵力運輸工具,旨在戰時動員體制,軍民結合、平戰結合的指導思想……”
講解員前面的技術引數只是草草的說了兩句,後面關於動員和演習思想卻說了一大堆。
不過扎裡夫等人對後面的思想啥的半點兒興趣都沒有,都是這方面的老鳥,怎麼會不清楚戰時動員民用裝置的道理和作用?
相比之下,他們更關心的是改進型安—26本身。
利用老舊機型,進行一系列現代化改裝後便會具備如此脫胎換骨的效果,這讓那些外軍的軍事觀察員們在驚訝之餘,更是狂喜不已。
扎裡夫還算好,畢竟巴基斯坦國力雖弱,但整體上還算可以,對這種用老機型改裝的套路雖然有興趣,卻相對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