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
“我們一般不叫afp,而是稱作nb系列自動碳纖維絲鋪放機床。”
莊建業笑容謙遜,神態溫和,半點兒沒有以往那種有點兒東風就飄上天的既視感,但這話聽到老韋的耳朵裡,卻無異於是一記驚雷。
自動碳纖維絲鋪放機床,英文稱之為autoatedfiberpcent縮寫為afp,也就是自動鋪絲機的簡稱。
其作用主要用於飛機、火箭、導彈等航空器或航空器複雜曲面的碳纖維複合材料的鋪放成型。
屬於航空航天製造領域最為高階的一類核心裝置。
也正因為如此,碳纖維複合材料即便誕生了將近40年,各國也陸陸續續將其應用到各類航空航天產品中。
可真正能把這種新材料應用好的國家卻並不多。
這就好比麻將人人會打,但真正能每把穩贏的牌中高手鳳毛麟角是一個道理,其本身也是有高低差別,強弱之分的。
在碳纖維複合材料的實際應用和成型產品製造也是一樣。
最低階的便是利用碳纖維複合材料生產廠生產的預製碳纖維複合材料織物,利用環氧樹脂為粘合劑,根據模具形狀,用人工一層一層的貼敷、壓實,然後送入熱壓灌定型。
次一級的是碳纖維複合材料自動纏繞機,誕生於70年代,主要用於遠端彈道導彈彈體的製造,以此降低導彈總體的結構重量,提高有效載荷。
美國的c—4潛射彈道導彈,d—5潛射彈道導彈,法國的—45和正在研製的—51兩款潛射彈道導彈都採用彈體碳纖維自動纏繞工藝來生產彈體。
然而碳纖維複合材料自動纏繞機雖然能夠生產諸如彈體這樣規整的圓形部件,但單體內的襯板、飛機上的機翼、尾翼、方向舵等平面部件卻無法制造,還需要人工用碳纖維織物一層一層的鋪設。
先不說人工費有多昂貴,也不提人工的失誤率,就說碳纖維織物在鋪設時多出的邊角料要被割掉報廢的廢品率就是個不小的數字。
於是從80年代開始,歐美便採用自動碳纖維複合材料帶層輔機床,簡稱自動輔帶機,英文縮寫atl,作為航空航天平面板材的自動加工裝置,用於取代人工生產。
該裝置核心是前端的機床輔帶頭,它是集帶料運輸、加熱、施壓貼緊、剪下、重送為一體的專業化帶鋪裝置。
正是有了這樣的裝置,才可以完成除了熱壓灌加固外,所有之前需要人工參與的鋪設、粘連、剪下、壓緊、成型等所有工藝。
不僅如此,由於自動輔帶機自動化使得用這類裝置加工碳纖維部件效率成倍的提高。
因為一般來說,人工鋪放生產率平均為05~12公斤小時,採用自動輔帶機鋪放則可達到20公斤小時的生產率,足足是人工的20倍。
至於精度就更不用說,最熟練的鋪放工人也只能做到正負3毫米的誤差,而自動輔帶機則可做到正負13毫米。
耗材方面也是一樣,人工鋪設平均是35的耗材,而自動輔帶機的損耗只有5,這對平均價格在280美元公斤的碳纖維複合材料來說,絕對是很划得來的。
正是有著種種好處,自動輔帶機一經問世便迅速成為歐美航空巨頭的寵兒,並很快應用到實際生產中,比如說空客的a330的垂尾、美國波音777的兩側機翼和方向舵、f—22和f—18戰鬥機的蓬皮等等。
不過自動輔帶機雖好,做個平面部件還行,但複雜的曲面就玩兒不轉了,而航空器和航天器上還有很多o型部件、c型部件、雷達罩以及機頭等需要保證流線型的複雜曲面。
於是歐美的工程師便將自動纏繞機與自動輔帶機結合,利用機械領域的多軸聯動和數控基礎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