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
最後便是訓練問題了,無論是空軍還是陸軍都對成建制運輸任務準備不足,自然是談不上什麼訓練,以至於車輛在裝載過程中狀況頻出,甚至有幾次由於排程和駕駛員緊張,差點兒釀成事故。
不得已小滿只能選出20名尖子駕駛員,配合運輸部隊的10名經驗豐富的老士官,這才磕磕絆絆的一架飛機一架飛機的裝滿。
你過這也給空軍和陸軍提了個醒,那就是日後需要在這個科目上進行常態化訓練,畢竟總部可以容忍更是從運—17開始將中國騰飛生產的幾款運輸機批的是一無是處,臨到最後話鋒一轉,將伊爾—76d戰略運輸機稱為國內空軍這次戰略空運演練當中為數不多的亮點,然後便不要臉的大談伊爾—76d戰略運輸機的巨大實戰價值以及後續改進型的強大效能。
這樣的文章還有很多,與其說是深度分析,還不說是變相的廣告更加貼切。
而這次國內這次戰略空運演練除了對東南沿海軍事鬥爭周邊造成強大沖擊外,影響最大就是俄國了,沒辦法,如果國內的軍用運輸機可以自給自足的話,那俄國國內那麼多二手的伊爾—76可怎麼辦?
正因為如此,俄國的媒體除了批評之外,還派出了軍售代表告知國內,俄製的伊爾—76d運輸機可以在之前報價的基礎上降價20。
這還不算,後續更為先進的伊爾—76改進型同樣可以優先出售給國內,價格同樣有很大的優惠。
一改數年前國內尋求採購伊爾—76時,漫天要價的嘴臉,恨不得抱著國內大腿狂喊低價大促銷。
沒辦法,不管國內唱反調的叫的多歡,俄國的軍火生產廠心裡很清楚,以中國那種只要自己有的東西,別人的就靠邊站的做派,伊爾—76可能真的要涼涼。
若是數年前涼涼也就涼涼了,問題是俄國軍火商瞧準國內戰略運輸機的空白,近些年投入巨資翻新了相關的生產線,就等著大把的二手伊爾—76改裝訂單雪花片一樣的飄來。
結果,國內自己的中大型軍用運輸機居然成了氣候,這些年投的錢眼看就要打水漂,俄國軍火商們那心情可想而知。
架子拿不住了,只能揮淚大甩賣,畢竟能挽回一點兒損失是一點兒,總比一分不賺把底褲賠光要強。
眼瞅著運輸機制造商如此狀況,俄國的其他軍火製造商同樣坐不住了,沒辦法,這種灰犀牛誰都扛不住,於是合起夥來透過政府授權俄國駐華武官處,即刻了解國內相關裝備的實時動態。
瞭解這方面最好的切入點便是演習,於是俄國駐華武官處一番操作之後,以軍事觀察員的身份,獲得了前往西北大漠觀摩演習的資格。
當然這一切,坐在飛機上的小滿並不知情,他只知道,當飛機降落的那一刻,一場惡戰正等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