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的經驗。
換句話說,飛行器在30公里到60公里的近地軌道空間打水漂的具體狀態他們根本就不知道。
這就好比第一次進洞房的初哥,全身的精力不能說不旺盛,渾身更是憋的難受,愣是不知道該怎麼飆車。
正因為如此,騰飛集團必須在這方面補齊短板,而其中最重要的一項便是要建立大型的超高超音速風洞。
當然,莊建業的相關報告跟俞教授的待遇一樣,都遇到主管審批的經濟部門領導的靈魂拷問。
莊建業同樣答不上來。
總不能說,用激波風洞做出的反艦彈道導彈某天擊沉航母的話,能讓大洋彼岸多投入千八百億美元的預算,從而拉動世界經濟?
估計那位經濟部門的領導能徹底瘋掉。
於是莊建業乾脆就不審批了,直接拉起杆子就這麼開幹。
至於由此產生的龐大經費怎麼辦?
騰飛集團自然是負擔不起,可如果就因為這點兒事兒就會讓莊建業望而卻步,那還是把當年的瀕臨倒閉的小分廠,一路拉扯到現如今國內一流航空航天綜合體的莊建業嘛?
活人怎麼可能讓尿給憋死。
不就是申請經費嘛,這事兒騰飛集團又不是沒幹過,門兒清的很。
不就是先立個fg,然後打造一堆稀奇古怪的概念,朝著審批部門直接梭哈,配合著輿論大談未來的經濟前景,增加的就業崗位核對社會的貢獻,一番操作下來審批部門八成就能乖乖簽字。
要是在加入中外合資,打入國際市場,創造外匯利潤,那就不是審批部門乖乖簽字了,而是審批部門把你當大爺,追著喊著把經費往你口袋裡塞,你拿慢了審批部門都得跟你急。
這麼多年騰飛集團最不缺的就是概念,什麼空天飛機,星辰大海的什麼沒有?至於海外合資,不管是寧曉東為代表的港資,還是埃文斯為代表的外資,莊建業一句話真的是要多少來多少。
所以這套流程莊建業玩兒的那叫一個爐火純青,再加上殺手鐧計劃本身的經費額度,莊建業可謂是從京城到地方,從軍內到軍外,只要能榨出經費的全都榨了一個遍,再加上騰飛集團不遺餘力的支援,俞教授等人從1994年開始重新上馬激波風洞專案,只用了數年的光景,相繼研製出wb—9、wb—10兩款激波風洞,能夠做到15馬赫狀態下的飛行器模擬。
雖然效果不錯,但試驗的持續時間只有區區的15毫秒,過程太短,不足以驗證飛行器的可行性。
於是從1997年開始上馬規模更大的wb—12激波風洞,從而可以在20馬赫的狀態下持續150毫秒,從而令超高超音速的飛行器研製正式進入快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