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
只不過蘇聯人雖然做出可用實用化的環路熱管技術,但成功的時間有點兒太晚,1988年才將這項技術應用到蘇聯的第一架太空梭“暴風雪”號上。
正是得益於此項技術,減輕功耗負擔的“暴風雪”號太空梭才能夠更加合理的利用自身搭載的能源系統,從而增加了不少提升效能的配件和感測器,所以當時的“暴風雪”號相較於美國服役的幾架太空梭有著無與倫比的效能與技術上的優勢。
只可惜當時的蘇聯已經日薄西山,“暴風雪”號太空梭亦如它的名字一樣,來時兇猛卻不能長久,成為蘇聯削減開始開支的犧牲品,用鮮活的生命詮釋了什麼叫做出道即巔峰。
等蘇聯解體後,“暴風雪”號太空梭更是被遺棄在角落,成為遺留下來的負資產,最後跟其他蘇聯時代輝煌的科技成果一起被新生的俄羅斯掃入了歷史的垃圾堆。
“暴風雪”號太空梭都如此命運,作為其重要子系統的環路熱管技術自然也好不到哪兒去,隨著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的持續動盪成為無人問津的雞肋。
好在當時參與研製此項技術的蘇聯科學家並不甘心此項技術就這麼被埋沒,在蘇聯解體伊始便於西方航天技術公司取得聯絡,很快透過專利轉讓,將該技術賣給了先到一步的美國勞拉空間系統公司。
為此當時的美國人還挺高興,畢竟該技術比美國自己的核電池分流供給的散熱系統要領先整整一代。
少了功率的分流,節省下來的能量可以讓衛星多做很多事,畢竟衛星的空間有限,如假包換的寸土寸金,正因為如此,美國對該技術真可謂是當寶貝一樣。
結果,美國勞拉空間系統公司剛拿到環路熱管技術,還沒捂熱乎,歐洲的法國、德國、義大利便抱成團,利用四家歐洲公司作為操盤手,忽然將勞拉空間系統公司的51的股份吸入四家歐洲公司手中,轉瞬間獲得重要航天技術的勞拉空間系統公司便從一架美國公司成為一家地地道道的歐洲公司。
根據控股協議,勞拉公司的所有技術要向歐洲公司開放的同時,禁絕勞拉公司在基層技術領域與其他實體活個人分享,其中就包括先前傻樂呵的美國企業。
這下美國人可不是傻樂呵,而是徹底傻了眼,因為他們無論如何也沒想到歐洲人居然搞這麼一手,用四家不同的歐洲公司分別出手,待合計佔股達到控股後,在順勢聯合,把勞拉公司的脖子掐住。
利用美國人懵逼的當口,立刻做技術保全,硬生生將美國覬覦已久的環路熱管技術,虎口奪食般從美國人的嘴裡給摳出來。
美國人說不氣那是假的,但又沒啥可供發飆的把柄,沒辦法人家歐洲人在商言商,用的是合理合法的商業手段發起的惡意收購,勞拉公司管理層豬油蒙了心,糊里糊塗的就中了套,怨不得別人。
問題是已經成為世界唯一超級大國能嚥下這口氣?
當然不能,正常的爭不過,那就來耍流~~~氓的,這年頭有比美國耍流~~~氓更效率的嗎?
歐洲人也不傻,知道美國人不會善罷甘休,於是一邊跟美國流~~~氓周旋,一邊把環路熱管技術坐地起價,反正不管怎樣,歐洲人拖上一年是一年,先把自己的口袋賺滿再說。
類似的齷齪事兒,美國人和歐洲人之間可謂比比皆是,畢竟蘇聯解體,當初龐大的工業體系和軍工產業轟然崩塌,原本生活優渥的蘇聯科學家,技術專家,經驗豐富的技術工人一下子沒了著落,自然成為西方眼裡的香餑餑。
於是乎西方的勝利者們一個個都化身豺狼、禿鷲,圍著那隻轟然倒塌的蘇聯巨獸拼命的撕咬,劫掠。
在這場天賜良機的盛宴當中,別說是歐美這樣的巨頭,就連韓國、朝鮮、印度、伊朗這樣的三流